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0年內地地王迭生,當年內地土地總收入較2009年翻了一倍,地皮炙手可熱。然而三年過後,回顧當年的15幅地王,有一半尚未開售。有專家指,3年開發期確實過慢,相信是不少內房企業惜售,待售價飈升才賣,亦可能受到拆遷等開發條件影響。
2010年12月,和記黃埔(0013)以16.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擊敗九龍倉(0004)、招商地產等8家房企競得上海青浦區趙巷17號地塊。每平米21,865元的單價創下該區域新單價地王。資料顯示,該地塊至去年底才開工。
中指院:超過兩年已很慢
本報隨機翻查了2010年的15個地王,其中有8個至今尚未開售(見表)。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總監杜丙國稱,正常的住宅樓盤開發周期為10至18個星期,超過兩年已經很慢。瑞信內房研究主管杜勁松亦認同3年開發時間過長,但他坦言這是內房的「普遍現象」,因為拿地成本高導致不少房企不急着出售,「待價而沽」,亦可能因為地塊規劃的報批及拆遷耗費時間。
中冶置業(1618)2010年在南京下關區以200億元的天價拿下的南京總價地王1號及3號地,至2011年再以56億元拿下毗鄰的2號地。由於3幅地塊投資過巨,拆遷困難,今年7月2號地的成交已取消。公司9月發出通告,指會集中發展3號地,1號地會找尋戰略合作伙伴。
地價在漲 發展商不會有損失
杜勁松認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地價相距很遠,但建築成本差不多,都在每平米3000至4000元。一、二線城市的地皮每米地價普遍過萬元,售價較地價連建築成本再加數千元,就可以回本。他舉例09年的全國總價地王-上海長風地塊,地價為每平米22400元,售價為每平米4萬元,絕對不會虧。
「不會虧」成了行內人士對昔日地王的普遍看法。據中國指數研究院9月數據,內地百城房價已經連續16個月按月增長,北京新樓均價突破每平米3萬元。杜丙國坦言,政府未有新的打壓樓市政策,房價還會顯著上漲,房企的利潤會很高。
即使是「閒置」地王3年的中冶,似乎亦不擔心,《證券日報》早前引述公司消息稱,「反正地價在漲,不會有什麽損失」。
必須指出的是,8個未開盤的項目中,有3個是純商業項目,杜丙國指政府對商業項目開工時間規管較少,3、4年不動工也很正常。
明報記者 甄佳佳
2010年12月,和記黃埔(0013)以16.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擊敗九龍倉(0004)、招商地產等8家房企競得上海青浦區趙巷17號地塊。每平米21,865元的單價創下該區域新單價地王。資料顯示,該地塊至去年底才開工。
中指院:超過兩年已很慢
本報隨機翻查了2010年的15個地王,其中有8個至今尚未開售(見表)。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總監杜丙國稱,正常的住宅樓盤開發周期為10至18個星期,超過兩年已經很慢。瑞信內房研究主管杜勁松亦認同3年開發時間過長,但他坦言這是內房的「普遍現象」,因為拿地成本高導致不少房企不急着出售,「待價而沽」,亦可能因為地塊規劃的報批及拆遷耗費時間。
中冶置業(1618)2010年在南京下關區以200億元的天價拿下的南京總價地王1號及3號地,至2011年再以56億元拿下毗鄰的2號地。由於3幅地塊投資過巨,拆遷困難,今年7月2號地的成交已取消。公司9月發出通告,指會集中發展3號地,1號地會找尋戰略合作伙伴。
地價在漲 發展商不會有損失
杜勁松認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地價相距很遠,但建築成本差不多,都在每平米3000至4000元。一、二線城市的地皮每米地價普遍過萬元,售價較地價連建築成本再加數千元,就可以回本。他舉例09年的全國總價地王-上海長風地塊,地價為每平米22400元,售價為每平米4萬元,絕對不會虧。
「不會虧」成了行內人士對昔日地王的普遍看法。據中國指數研究院9月數據,內地百城房價已經連續16個月按月增長,北京新樓均價突破每平米3萬元。杜丙國坦言,政府未有新的打壓樓市政策,房價還會顯著上漲,房企的利潤會很高。
即使是「閒置」地王3年的中冶,似乎亦不擔心,《證券日報》早前引述公司消息稱,「反正地價在漲,不會有什麽損失」。
必須指出的是,8個未開盤的項目中,有3個是純商業項目,杜丙國指政府對商業項目開工時間規管較少,3、4年不動工也很正常。
明報記者 甄佳佳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