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在乎」 惻隱心助破案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4日 06:35
2013年10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在乎!」身分不明的女童慘死,勾起警員惻隱之心,促使他們年復一年重回舊地尋求線索,終在案發22年後尋得真兇,足證天網恢恢,更不負有心人。


案件當年由紐約警察第34分局刑事調查部負責。其時紐約市每年發生多達2000宗謀殺案,該分局每年便要偵查逾百宗謀殺案,當中漸成乏人關注的「冷案件」(cold case,即長期未能偵破的懸案)。時任該局督察尼茲力克(Joe Reznick)直言,此案涉及幼童,其屍身在小小冰箱內屈曲腐爛的慘狀與她生前的遭遇,令人難以忘懷,驅使警方奮力追查。


逢紀念日派傳單述案情

尼茲力克稱,多年來調查人員一直對破案保持樂觀,從未捨棄這個「希望寶寶」。在屍體無人認領兩年後,警員合資安葬女童,一名警員的妻子特意買來簇新白裙,讓不幸的女童能漂漂亮亮地長眠。墓碑刻了分局徽號及「因為我們在乎」的墓銘誌,並貼上呼籲提供資料的熱線。


案件其後轉交其他部門調查,但紐約警察第34分局的警員繼續奔走,每年在發現女童屍體的周年派發傳單,張貼海報,以擴音器講述案情。參與調查直至退休的警員喬治(Jerry Giorgio)形容,案件偵破令人高興得如在雲端,「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最好的一天」。


專家指出,調查人員的堅持、公眾關注與科技進步,都是偵破懸案的關鍵。警員不斷在事發地點周邊宣傳,有機會令知情者留意事件,增加獲得線索的可能。此外,對疑兇報復的恐懼往往令知情者怯於舉報,惟隨時日過去,人們可能質疑自己為何長期包庇罪犯,罪惡感最終可能驅使其挺身舉報。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