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這一家﹕簡樸野孩子 行善「腳踏實地」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6日 21:35
2013年10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當許多孩子的行為被縱容得像個小公主、小王子之際,朱氏一家反其道而行,讓兩個孩子體驗簡樸生活,隨爸媽行善,赤腳走過大地。恩懷和信懷兩兄弟確比同齡孩子少一分驕氣,多一分天真,媽媽堅信﹕「小朋友的世界不應限於低頭望着幾吋熒幕,應該抬頭仰望世界,看更多值得欣賞的人與物。」


朱軍(Jun)與太太關明慧(Alice)育有7歲的朱恩懷(Sam Sam)和5歲的朱信懷(Ding Ding),爸媽堅守自己的育兒法,讓孩子跳出書本,快樂學習。當現時的家長忙於安排孩子學東學西時,Alice卻不以為然,「怕輸蝕?不會。別人帶小朋友涉獵不同興趣班,我卻認為這樣減少了孩子的發揮空間。譬如有些手工畫班,小朋友只是依從老師而已;又像孩子上興趣班,只是滿足父母的期望,小朋友少了自我」。


兩兄弟念的並非名校,媽媽表示學校沒有「一生一體藝」,自己也沒有特意安排兒子上興趣班、學音樂,笑言他們是「康文署之友」,報讀過許多由康文署舉辦的射箭、乒乓球課程。


帶孩子做義工 戒掉驕氣

Alice感到現時不少學校舉辦的交流團很「人造」,孩子的體驗不夠深入,未必能開闊眼界。他倆認為大自然是個很好的教室,爸爸分享﹕「數個月前,小朋友親眼看見了龍眼樹。他們不會像很多小朋友般,以為西瓜是一塊塊紅色的、米飯是一粒粒的,不知道西瓜和稻米原來的樣子、從何而來。」他們一家閒時愛露營,特別鍾情位於西貢灣仔半島南的營地,亦會相約朋友到郊野公園、草地、公園去,認為這就是他們一家人的playgroup。誠然,採訪當天,恩懷與信懷執起公園的樹枝、枯葉已樂透,拿着長樹枝時而當寶劍,時而當行山杖,在公園跑不停,像上了一課playgroup。


媽媽Alice在慈善機構工作,因利乘便,不時讓孩子參加義工活動。「生活經歷是透過體驗而來,從書本學的有限,參與義工正是新的學習經驗。現在的小朋友太幸福,被過分保護,令生活接觸面太窄。」夫婦二人讓孩子做義工,學習正確的價值觀,令他們不會有驕氣。「不想孩子參加義工後,只覺得自己很幸福,認為要努力脫貧才行,這樣會令社會分野更大;希望他們更深一層,設身處地關心別人,明白每個人都有潛能,只是受環境限制,才沒有機會發揮出來。」


恩懷3歲時首次參加籌款活動,赤腳走馬灣,行過沙灘和馬路,身體力行籌款幫助窮人。有爸媽擔心孩子赤腳步行會受傷,Alice與Jun卻毫不擔憂,認為香港的道路、環境很好,更認為這是難得的體驗。「有一年赤腳行石硤尾,Sam Sam特別開心,可能是他第二次參加,所以自覺有使命,他手持小旗擔任小組領隊,行過熱辣辣的渠蓋,會提醒參加者小心。」Alice說當時大家經過屋邨、又一城,小朋友更可體驗貧窮與富裕的差異。


不願孩子成低頭族﹕應仰望世界

朱爸媽主張簡樸率性的育兒法,但Alice也會感到外來的壓力,擔心孩子自小接觸智能電腦,容易只專注物質,忽略身邊的人與事,所以沒有購買iPad。不過即使這樣,孩子總有機會接觸智能產品。「小朋友世界不應限於低頭望着幾吋熒幕,應該抬頭仰望世界,看更多值得欣賞的人與物。我們希望他們是胸懷世界的基督徒,望向世界,視野不狹窄、做事不為自己,日後可以改變世界,那怕只是一點點。」


【施達赤腳行2013】

日期﹕11月2日(周六)

時間﹕下午3:00至6:00

內容﹕籌款用作支持「童心童行」兒童事工計劃,幫助亞、非兩洲的貧困兒童、家庭及社區改善生活

步行路線﹕於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集合,經馬鞍山海濱長廊和馬鞍山公園,然後折返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

各組別最低籌款額﹕個人($300);4至12人團體(每人$250);親子組(1名家長及其1名12歲或以下子女$500;第3位起每人$300)

參加方法﹕到網頁下載及填妥登記表格,傳真至2392 2777或電郵至walk@cedarfund.org

截止報名﹕10月25日(下周五)

網址﹕http://www.cedarwalk.org/participation

查詢﹕2381 9627

機構﹕施達基金會

文﹕顏紫燕

編輯:沈可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