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強積金經理不怕「陪跌」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7日 06:35
2013年10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打工仔應該用什麼準則來選擇強積金?一些參與者根本沒有留意到,強積金有多個基金選擇。若沒選好,他們的投資就可能被放入保守基金。這些以儲蓄利息為回報基礎的基金,並不適合幾十年之後才退休的年輕人。


雖然現在已有一些預設選擇基金(Default Option Fund)及生命周期基金(Life Cycle Fund),後者的債券和股票投資比例取決於參與者的年齡。


生命周期基金 投資隨年齡調整

若參與者年紀愈大,基金的投資取向就愈保守,基金中的債券比例就愈高,股票比例就愈低。相反,參與者愈年輕,基金的投資取向就愈進取(因為可以承受較大風險),基金中的股票比例就愈高,有點像投資在股票基金或混合資產基金。


然而,很多人選擇基金的時候,只根據自己的一時的喜好,並未考慮適合與否。人的本性,很多時是看到市場改變後,才會按市場變化作出反應。某個市場大熱時,有些人就追入,一旦回落,便即時拋售。這些作風都會影響投資回報。


其中一個好例子,就是今年美股高升,個人投資者就大舉投資在美國的股票。然而,其實美國股市近3年都在復蘇,但只有今年,個人投資者確認美股在升之後,才覺得安心投資在美股。


之前,他們都很注重規避風險,而避免投資於美國股市,即使美股當時的市值比現在要低得多。同樣道理,債券的孳息率近年這麼低,但要等到今年、聯儲局預期將會退市、債券價格下跌,投資者才開始由債券轉向股票投資。


跌市中 只求跌少過指數

強積金要投資股票,但股票基金也有一大盲點,因為大部分基金都是以股市的指數作為基準。基金經理若真正做得好的話,他們的責任,就是要跑贏大市。如果大市跌,基金也會跌。而基金經理的立場是,在跌市時,基金的投資下跌不是問題,只要不比指數和其他基金跌得多,那個基金經理就履行了他的職責。


但是,對於個人投資者,特別是退休基金的投資者,這種「陪跌」的心態就完全不適合。


下期再繼續談強積金。


雷賢達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