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麗娟﹕不獲發牌是否政治事件的回應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19日 06:35
2013年10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星期二下午正準備上課,有收費台記者來電要預約訪問,指政府會在下午開記招,宣布發出免費電視牌照的安排,當時記者已透露其中一個申請者不獲發牌,對於政府這種不按牌理出牌的政策,我即時的反應是感到十分詫異,但因為又要上課又要應付傳媒接踵而來的訪問,沒有時間細想因由。所以當電台訪問問到是否出於政治因素時?我的直覺是不應該將此因素簡單化。我一直理解的政治因素,應該是其本人政治立場、與特區政府及中國的關係,若因為王維基沒有在中國投資就不獲發牌,那很多香港商界都不用在香港做生意了。事實上,論政治敏感性,現在獲發牌的兩個電視台更惹人爭議:有線的新聞部向來惹火,特別是勇猛的中國組發掘的新聞事件不時令特區政府尷尬;電盈老闆操縱的傳媒包括報紙、電訊、電視,論跨媒體擁有的實力,在言論上更容易威脅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王維基打理的香港寬頻過往從來沒有出現什麼值得爭議的事情,而香港電視網絡又非以新聞作主打,王本人言論雖出位,但在政治上沒有犯上什麼缺失,所以要將申請失敗歸咎於政治因素,除非有不為人知的原因,若純以王本人或他以往經營的機構與特區政府的關係來說,很難找到有說服力的政治理據。


長官意志凌駕制度合理性

記得獲通知政府將會發牌之際,我第一時間的想法是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特區政府不是深受菲律賓人質事件被菲國總統矮化所困擾嗎?這個時候宣布發牌,我即時的感覺是特區政府是為了博取掌聲,以轉移公眾因菲律賓人質事件兩地磋商缺乏進展引來的不滿。新一任管治班子對免費電視發牌一事長期不慍不火,一年多來一直欠缺開放市場的誠意,這次主動發出兩個牌,明顯是已經向民意讓步。但特區政府意想不到的是,本來希望贏得掌聲的行動,反而更引火自焚。


特區政府為什麼不乾脆發出三個牌?事實上新班子過往的取態是不情不願的,因為更多的傳媒機構的存在對欠缺民意認受性的特區政府來說,並不是代表言論多元化,而是代表場面更難受控制。所以由不願發牌到宣布發牌,特區政府已經自覺順應了民意。但又為什麼是三選二而不是三選一?我想發兩個牌已經代表百分之一百增加牌照數目,可以堂而皇之向公眾交代。而發牌之餘,顯然政府亦不希望電視市場結構出現巨變,最多只是作有限度的調整,所以選擇了兩間看似沒有那麼進取的機構。


回頭想來,發牌動作並非完全與政治無關,其政治性在於特區政府想操縱電視市場的發展上,這種政策手段是過往信奉大市場小政府的香港政府很少出現的,所以即使三個申請人都符合資格,行政會議都不會放棄其在發牌過程中的篩選權力;另一方面,選擇性發牌而不解釋這種取態亦是很政治性,它代表長官意志凌駕制度的合理性,現屆政府很顯然希望藉此區別與前朝的差異,向市場傳遞新人事新作風的信息。所以王維基不是故意被針對的對象,他不過是政策改變下的犧牲品,只是碰巧在這件看似不影響民生的事情上,新班子要向商界傳遞這個信息。事實上,不少商界人士早已了解政府的意向,不少在公開發言時都已識時務的配合政府政策。


但管治班子不知在考慮宣布發牌結果時,是否預期香港社會會出現如此震盪?相信在面書選擇撐王維基的數十萬人中,真正的電視迷不多,發免費牌給誰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但這群人更關心港府過往所重視的程序公義,政策的合理性及透明度,還有王維基對電視工業的熱情拚搏所代表的企業家精神,這些都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公眾支持王維基,並非單純為了多看一個台,而是為了守護這個地方的價值。王維基在中大與學生對談意外地有3000多人出席,不少是市民及非中大生,開放式的圓形廣場插針難入,連附近兩座大樓的天台都站滿人,兩間收費台作直播,中大新傳學院發表聲明後,每天都有數千人進入學院網頁,什麼導致群眾作出如此反應?管治班子實在要抱開放態度,聽聽民意。


作者是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