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特區政府以行政會議保密為由,拒絕交代否決香港電視牌照的原因,1990年代出任副文康廣播司、曾處理收費電視發牌政策的簡何巧雲(Rachel Cartland)認為,保密制應無礙政府向公眾交代不發牌的理據,尤其是現時政府提供的資料,令人感到行會的決定「奇怪」,引來猜測。至於政府稱避免發牌過多影響免費電視市場,她透露當年就衛星電視與收費電視發牌時,政府也考慮過亞視存亡問題,但認為市場競爭更有利市民,沒作出額外措施保障亞視,「我很驚訝今天亞視仍然能生存下來」。
簡何巧雲雖是英國人,卻是老香港,1972年牛津大學畢業後即獲聘來港任政務官,從此以香港為家,沒打算離開。她熟悉香港電視市場,1990年代初出任副文康廣播司,任內負責衛星電視和收費電視發牌政策。她於2006年退休,當時是社會福利署副署長,退休後成立智庫,研究社會保障政策,近年加入政府山關注組,要求保育政府總部西座,積極參與香港事務。
行會不提理由 「令人奇怪」
她接受本報訪問時說﹕「可能行會有很好的理由決定不發牌(給香港電視),但我們無從知道,令人覺得奇怪。」對於政府以行會保密為由拒絕披露更多資料,她認為事件已不幸地引來很多揣測,政府有需要提供更多資料,讓人理解其決定背後的理據。
她說﹕「獲發牌的機構(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背後都是大財團(九倉和電盈),令人覺得政府政策是有利於大財團,反而搞創意的機構則不受政府重視。」她稱,過去30年未見香港的電視有大的創新發展,不復見當年香港電台推出《獅子山下》那樣的佳作。
當年重競爭 未保護亞視
政府於1993年向有線發出收費電視牌照,簡何巧雲說,當時也有考慮對免費電視市場的影響,亦估計亞視會有財務困難,但是「我們相信自由競爭的重要,這樣對香港市民是最好,所以我們沒有額外措施去保護亞視」。她稱,香港最需要是有創意的電視台,以及有深度的時事分析節目。
指倘中央決定 違一國兩制
對於有線的奇妙電視和電盈的香港電視娛樂未必大量投入製作劇集,她強調,劇集是電視台競爭力重要的一環,既是塑造香港身分,亦是推動整個創意工業。她認為,如果否決發牌是中央政府的決定,她會感到很震驚,因為這是違反《基本法》一國兩制的原則。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