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納粹東德留傷痕 德人聞監控色變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5日 06:35
2013年10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德國人對納粹「蓋世太保」與前東德秘密警察肆無忌憚入侵個人生活的恐怖行徑記憶猶新,政府監控在當地是敏感議題。美德情報合作緊密,默克爾此前一直以克制態度應對美國監控醜聞,盡力淡化它對美德關係的衝擊,然而傳媒揭發總理也成為監控對象,勢令德國社會對美國的憤怒情緒升溫,驅使默克爾「轉軚」高調向奧巴馬交涉。


默克爾曾稱不擔心美監聽

今年夏天NSA監控計劃在德國引起強烈非議時,默克爾在記者會上被問及,講電話時「會否因來自美國『老大哥』可能在監聽而感到不安」,她斬釘截鐵答稱「不會」。她曾明言,德國「依賴」美國情報機構,並舉例指美方提供的線報助德國在2007年搗破針對德國民眾及駐德美軍的恐襲陰謀。《明鏡》亦曾引述斯諾登形容,NSA與德國情報機關的關係密切得「睡一牀被子」,NSA提供分析工具,助德國聯邦情報局對流經德國的外國數據進行監視。與此同時,斯諾登曝光的美國全球監控密度圖卻顯示,德國是美國其中一個重點監控對象。


斯諾登風波爆發後,奧巴馬曾稱,他若想知道默克爾想法,只需直接致電對方問清楚,毋須透過複雜監控程序。然而在外交層面上,良好私人關係不構成否定監控理由。美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中心(CSIS)科技政策專家路易斯(James Lewis)指出,「歐洲現在根本上由德國管理」,當舉行國際峰會時,美國會想事先知道默克爾政府對國際熱點事務的想法,與諸如伊朗與俄羅斯等美國對頭又維持着什麼樣的關係。


專家:民意逼歐洲對美強硬

默克爾正與左翼社民黨商討籌組聯合政府,社會黨領袖周三警告,若監控默克爾電話的指控屬實,將令美德互信破裂。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法雷爾(Henry Farrell)認為,默克爾的高調抗議可能只是「做樣」以紓緩內部政治壓力,但德法等國民眾對美國監控的不滿,卻會令默克爾等政治領袖騎虎難下,被迫對美國採取更強硬態度,令歐美之間出現直接對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