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周經緯﹕法警校巴逮羅姆人風波 奧朗德弄巧反拙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7日 06:35
2013年10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常言道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但凡事妥協卻只會弄巧反拙。近兩周在法國鬧得熱烘烘的「萊昂納多事件」(Affaire Leonarda),便充分暴露出總統奧朗德如何缺乏政治智慧。奧朗德不僅輸掉政治公關,也錯失一個主導討論移民問題的機會。


做法備受爭議惹大示威

「萊昂納多」是一名15歲羅姆人(Roma,又稱吉卜賽人)少女的名字。事件始於10月9日,萊昂納多.迪布蘭尼(Leonarda Dibrani)在學校旅行時被警察從校巴帶走,連同5名兄弟姐妹及母親被遣返科索沃。迪布蘭尼一家2009年到法國,申請政治庇護被拒,因此被驅逐出境。


奧朗德抽水變民望插水

本來,法國人普遍對羅姆人無好感,認為羅姆人是無業遊民、罪惡溫牀的偏見根深柢固。法國警方一天也不知遞解多少羅姆人出境,除人權組織外,沒多少人關心。內政部長瓦爾(Manuel Valls)較早時更揚言,因為羅姆人永不能融入法國社會,驅逐他們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但今次警察驅逐的卻有別於大眾心目中的羅姆人,而是一名上法國學校的少女。警方還要從校巴帶走她,做法不近人情,立即給大眾想像空間。於是事發後一周,法國傳媒大演溫情真人騷,大批記者蜂擁至科索沃追訪迪布蘭尼一家;執政社會黨及其他左派政客紛紛批評警方,甚至有政客把警方行動跟二戰期間納粹黨搜捕猶太人比擬,矛頭直指瓦爾。 事件亦觸發千計中學生連續兩天在巴黎示威。


上周六公布的政府調查報告指驅逐合法,僅批評警方不應在學校活動期間行動。而經過一周後,事件已開始淡化,但一直沒有就事件發言的奧朗德,卻選擇這時候上電視,稱警方行動合法,但又批准迪布蘭尼回法國繼續學業,惟其家人不可回法國。政府一方面說驅逐合法,一方面又讓迪布蘭尼回法國,令大眾嘩然。奧朗德想左右逢源,結果卻遭左右夾擊,連所屬社會黨也向他發炮,左派說不僅迪布蘭尼可回法國,她的家人也應該可回法國;右派則批評奧朗德有法不依。奧朗德民望再跌至新低,相反主張強硬對付移民的瓦爾則民望繼續高企。


突顯左派對移民問題無計

隨着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明年加入神根條約,如何阻止兩國移民湧入,已成為近期歐洲多國熱門話題,對移民的憂慮已助長了歐洲多國極右政黨崛起。今次事件本來可借着大眾最初對迪布蘭尼的同情,展開有關移民的討論,但事件最終只變成一齣鬧劇。左派對移民問題的束手無策,從奧朗德的窘態盡見一斑。


林康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