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作為首家公布季績的內銀股,建設銀行(0939)的業績令人失望。該行第三季純利為567.7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有9.4%的按年增長,但是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72億元。更令市場意外的是存貸比率一季內跳升了逾兩個百分點,達69.14%,升至金融海嘯後新高,上季度存款不增反減,較年中時減少了334億元,另一方面向中央銀行借款大增,反映「錢荒」陰霾對銀行體系造成頗大困擾。
該行上季利息淨收入為988.5億元,按年增8.2%,淨利差為較去年同期下跌0.03個百分點至2.54%。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按年增18.8%至245.64億元。
上季末存款較年中減逾300億
不過,存貸比率卻在近幾季逐步攀升。建行上季末的存貸比率較6月底再增加2.51個百分點,達到69.14%的海嘯後新高。貸款需求增加是其中因素,截至9月底的貸款總額達83,77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1.5%。存款增長卻緩慢,截至9月底的存款總額為12.1萬億元,較去年底僅增加6.8%,若與6月底相比更減少334億元。
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顏湄之表示,有可能是中小型銀行在季末以高息搶走大銀行的存款客,以粉飾櫥窗,這都屬於市場上的短期活動。她認為相對中小型銀行,建行的貸款比率仍算健康,不良貸款率亦有改善。該行季末的不良貸款餘額增至820.87億元,但不良貸款率0.98%,去年底為0.99%。
央行借款增34倍 向同業存款減
不過,各項數據都反映建行有缺錢迹象。截至9月底,該行向中央銀行借款總額達2224.3億元,較去年底大增34.4倍。該行解釋是要符合宏觀審慎要求,因此獲得人行資金支持。拆入資金因海外業務發展需要,增加33%至1602.2億元。相反,向同業存放的款項卻大減35.85%至6270.4億元,在負債項目中,其他資金來源如發債也有明顯增加。
高企的存貸比率,與建行的盈利增長並不匹配,該比率若繼續上揚將抑制建行的放貸能力,削弱其利息淨收入增長。
存貸率高 恐削放貸能力
打頭陣的建行業績比預期差,市場將關注其他內銀的表現。本周三將迎來季績高峰期,當日工行(1398)、中行(3988)、交行(3328)及農行(1288)都會公布季績。
明報記者 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