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腎病者「洗肚」 僱主體諒彈性上班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8日 21:35
2013年10月28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發現,慢性腎病患者就業率僅約三成;具工作能力而未被聘用的患者則約四成。受訪患者中,利用家居機器輔助腹膜透析治療(俗稱「洗肚」)、年齡較輕及具有小學程度以上者就業率一般較高。有醫生提倡,患者應接受早期教育計劃,及早通知僱主以協助提供更合適的工作環境。


本港現時有約4700人因腎病正接受透析治療,大部分患者一天需進行3至4次「洗肚」程序,過程約需30至45分鐘。中大研究威爾斯親王醫院383名慢性腎病個案,發現這批18至60歲的患者中,有全職及兼職工作的患者佔約32.8%;有工作能力但未被僱用的患者約39.1%,患者失業率遠高出目前香港人口失業率的3.3%。


近四成可工作未獲聘

研究又發現,使用家居機器輔助膜透析的患者,就業率達六成;至於小學教育水平或以下的患者,只有18%人受僱,46%沒有工作。


現年41歲的慢性腎病患者區先生,多年前因高血壓導致腎功能衰竭,現時每天需進行3次腹膜透析。他稱,幸得僱主體諒,令他可有更彈性的上班時間,比其他員工遲半小時上班,及早半小時下班,讓他可盡快回家「洗肚」。


中大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腎科主任兼名譽教授李錦滔指出,在透析前接受早期教育計劃患者的受僱率,比沒有參與的患者高出約26%,故建議患者應及早參與早期的教育計劃,了解腎病、腎衰竭的治理方法,令他們盡早對腎病有更深入的認識,並早日向僱主解釋工作上的需要,讓僱主可配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