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3年前曾撰文表示電動車未來應該往低速低價車型發展,瑞銀研究主管兼亞太汽車行業研究主管侯延琨笑稱,現看來這個理論近幾年並未成真,而他很欣賞Tesla的成功之道,認為走高端路線或可將電動車產業帶出死循環。
侯延琨表示,目前電動車售價高,主要是電池產業鏈短,原材料成本佔總成本逾半,難通過規模效應降低總成本,「所以一直以來,車企試圖把電池和車款都做小來控制價格,但駕駛體驗變差了,買的人一直不多,電動車發展陷入死循環」。他曾預測電動車更適合對車型要求不高的農村市場,但3年過去,他笑稱這個市場並沒發展起來,反而是當時市場高度懷疑的Tesla,開拓了電動私家車市場的銷售奇蹟。侯延琨稱自己也親身試揸Tesla,大讚產品出色,「Tesla走高端路線,天生就能迎合了豪華車買家的兩大需求,加速度快及車內安靜,再加上外形靚,當它的銷量積累到一定量,口碑效應讓它瞬間爆發」。他表示,Tesla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寶馬、平治等老牌車廠紛紛加入高端電動車的研發,一旦推出市場,或對Tesla帶來不小壓力。
侯延琨表示,目前電動車售價高,主要是電池產業鏈短,原材料成本佔總成本逾半,難通過規模效應降低總成本,「所以一直以來,車企試圖把電池和車款都做小來控制價格,但駕駛體驗變差了,買的人一直不多,電動車發展陷入死循環」。他曾預測電動車更適合對車型要求不高的農村市場,但3年過去,他笑稱這個市場並沒發展起來,反而是當時市場高度懷疑的Tesla,開拓了電動私家車市場的銷售奇蹟。侯延琨稱自己也親身試揸Tesla,大讚產品出色,「Tesla走高端路線,天生就能迎合了豪華車買家的兩大需求,加速度快及車內安靜,再加上外形靚,當它的銷量積累到一定量,口碑效應讓它瞬間爆發」。他表示,Tesla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寶馬、平治等老牌車廠紛紛加入高端電動車的研發,一旦推出市場,或對Tesla帶來不小壓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