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改革出台 不利石油電力板塊 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28日 06:35
2013年10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標普500指數上周五再創新高,自聯儲局上月會議不退市後已進帳2.2%,反觀9月19日至今,MSCI中國指數跌了3.51%,別說遠遜美股,較MSCI亞太區(日本除外)的1.1%升幅亦相差很遠。上周開始拋售壓力漸增,彭博指數(在紐約買賣的中資股份)失守上升軌,內地創業板指數亦退守至50天線,但本周人行料會注資,應可帶動中資股回升。中央改革藍圖正式公開,對股市的直接影響,主要是石油、電力、房地產等傳統板塊,一向呼風喚雨的大型國企在新世代將被開刀,成為輸家。


7日回購利率已七連升,就連中國進出口銀行亦要推遲100億元金融債發行,流動性枯竭狀况日益尖銳。正常來說,人行應該在周二、最遲周四重啟逆回購,估計今天會有不少資金偷步入市。但年中至今當炒的中資概念股顯著下挫,在美國如是,在內地亦如是,始終6月低位至今升了20%、30%,即使錢荒解決,亦未必能扭轉投資者獲利離場的決心。


人行勢重啟逆回購 資金將入市

至於大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首次公開為第18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對傳統國企多數不利,逆回購帶來反彈後,尋底機會要大於整固後再上。


改革方案重點在於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並會推動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8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改革內容豐富,但很多都是流傳已久的甚至經已開展的,例如不動產登記制度、房產稅、電力市場改革等,說了做了多年均沒有進展,只能期望新人事新作風,帶來點新氣象,而從改革的思路出發,中央勢要打破傳統國企的壟斷優勢,令它們成為輸家。在電力市場,上網電價由發電市場競爭或發電企業與大用戶雙邊合同確定;輸配電價實行政府管制,形成直接反映電網企業效率的獨立輸配電價;居民和中小工商業銷售電價仍實行政府指導價。理論上,贏家是用電大戶例如中鋁(2600),輸家是電網,但實際電價能降多少還要看執行成效。


能源市場方面,放開對進口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限制,並且建立以中國原油為標準產品的石油現貨和期貨交易市場,且與國際市場連通,藉此充分引入競爭以及提升價格透明度,在此基礎上,政府不再直接規定成品油價格,但在價格大波動時仍會臨時干預;並首度提出改變石油天然氣管網上中下游一條龍式經營,分拆為幾家油氣管網公司。


燃氣管網被拆骨 中石油料是輸家

取消成品油價格管制,等於不再有成本倒掛,利好。即使市場自由競爭,中長期毛利率理應受壓,但現時英國石油、埃克森等的經營溢利率達到雙位數字,反觀中石化(0386)才3%至4%,問題應不大,從事倉儲的亦會是贏家。中石油(0857)燃氣管網業務將被拆骨,料是輸家。


金融市場改革沒有驚喜,主要是放寬准入門檻,續推利率市場化,推動大額可轉讓存單(CD)的利率市場化。對內銀股而言,改革措施在預期之內,影響中性。


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