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資金沽當炒股 轉投價廉國企/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3年10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0月30日 06:35
2013年10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39點,收報22,846點,成交金額596億元。中港股市昨日異常波動,初段因人行重啟逆回購而向好,但行動未能壓低利率,加上資金沽出強勢板塊態度堅決,內地創業板曾大跌近6%,連帶上證指數亦大幅下挫,但尾市跌幅逐步收窄,差點成功倒升。港股全日走勢也相似,先升後跌再向好,強勢板塊如濠賭、新能源、科網、醫藥均大幅下挫。市場對此有兩大看法,一是撐住大市沽貨,另一是資金轉為看好國企,筆者傾向相信後者,但換馬原因並非看好,只是基金要提前立於不敗之地。


人行注資振奮人心,中港股市上升;但區區130億元又欠缺實質作用,銀行拆息、回購利率均續揚,股市掉頭回落;急跌過後又好像反應過大,無論上證指還是創業板均由低位顯著回升。但出現這種拋售,說明基金對強勢板塊信心很脆弱,並無低吸的意圖。港股走勢主要受內地股市帶動,但國指強恒指弱,強勢板塊就跌足全日,沽壓頗大,個別見不問價拋售,科網股尤其如此,但就整體強勢股而言,秩序大致良好,相信大部分會於50天線找到初步支持。


基金長線未必看好傳統國企

昨日表現最搶鏡的是內銀股,四大行均升逾2%,農行(1128)更逾3%,帶動國企全日保持強勢。逆回購力度雖然不足,但還是反映人行維穩的態度,加上第3季業績偏穩,建行(0939)、重農行(3618)等均獲大行唱好,又正值重慶行(1963)、徽商行(3698)等招股,5、6倍的市盈率就吸引資金流入炒作。


內銀宜短炒 回流寧選強板塊

然而投資者又是否真的因為看好傳統國企,才由強勢板塊回流呢?筆者覺得言之尚早。對於基金經理來說,最重要的是年終花紅,強勢板塊累積升幅巨大,令不少基金跑贏大市,但強股估值亦已反映明年增長前景,先行沽出而換馬至大型國企,令組合餘下時間與大市同步,變相提前鎖定回報,是一個策略性部署,不見得大家看法轉好。再者,適逢期指結算,特別是國企期指炒味濃,好友對於近日急跌肯定心有不甘,即使已回升至頸線之上,仍不能排除只是超短線反撲。


內銀的問題始終是業績易跌難升,收入增長乏力而淨息差趨跌,海通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透露,11月將出台自貿區利率市場化和資本帳可兌換的進一步細節,更加不利淨息差。至於資產質素,第三季流動性及經濟雙雙回升,好的如建行(0939)才能靠穩,但差一點的如招商銀行(3968),撥備覆蓋率由年中時的304.72%,進一步降至276.35%。明年進入改革關鍵期,往往亦是增長最慢的階段,如中央有決心,更會嘗試拆解地方債這個金融炸彈。短線炒還炒,但還是別看得太好,若大市錄得一定升幅,寧願回流至強勢板塊。


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