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人民大會堂會見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外方代表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中有進,中國正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因素很充分,中國不會落入所謂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習近平強調,中國愈發展,就愈開放,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式,而沒有完成式。稍後的三中全會將會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
財政部:毋須新刺激經濟計劃
另外,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同日在北京出席第22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時表示,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和富挑戰性,內地仍然成功維持到經濟平穩增長,而毋須推出新的刺激經濟計劃,或者修改財政赤字為財政預算1%的目標。
他指出,今年頭三季,中國經濟增長7.7%,通貨膨脹率2.5%。剛公布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是51.4,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也是18個月以來的最高數值。所以,他有信心,今年經濟增長目標7.5%,通脹率在3.5%以下,完全能夠完成。
朱光耀還指出,中國今年推進了重大的經濟改革。首先是大幅度削減審批程序,增加企業發展的內在活力,隨後在7月份,宣布啓動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之後又建立了上海自貿區,擔負着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實驗。
樊綱:內地經濟已軟着陸
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日前亦表示,今年第二季內地經濟已觸底,第三季企穩回升,已基本完成調整,實現軟着陸。
他指出,內地經濟增長每次超過9%,一定會出現高通脹。如果達到兩位數,就既有高通脹,又出現資產價格膨脹,以及股市泡沫、樓市泡沫,所以每次出現兩位數增長,政府都必須採取宏觀調控措施。因此,若內地的經濟增長今後幾年穩定在7.5%至8%之間,只是回到正常的增長,並非低增長或中速增長。
樊綱還預測,不論是需求還是供給,是生產力還是市場規模等,中國都有巨大潛力,經濟還有二、三十年的高增長空間。因為中國依然是低收入落後國家,人均GDP僅6000美元。而挪威已接近10萬美元,瑞士是9萬美元,美國5萬美元,日本接近5萬美元。中國的落後和差距就是增長潛力,發達國家投資在落後國家,就是投資這個潛力。
習近平強調,中國愈發展,就愈開放,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式,而沒有完成式。稍後的三中全會將會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
財政部:毋須新刺激經濟計劃
另外,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同日在北京出席第22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時表示,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和富挑戰性,內地仍然成功維持到經濟平穩增長,而毋須推出新的刺激經濟計劃,或者修改財政赤字為財政預算1%的目標。
他指出,今年頭三季,中國經濟增長7.7%,通貨膨脹率2.5%。剛公布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是51.4,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也是18個月以來的最高數值。所以,他有信心,今年經濟增長目標7.5%,通脹率在3.5%以下,完全能夠完成。
朱光耀還指出,中國今年推進了重大的經濟改革。首先是大幅度削減審批程序,增加企業發展的內在活力,隨後在7月份,宣布啓動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之後又建立了上海自貿區,擔負着進一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實驗。
樊綱:內地經濟已軟着陸
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日前亦表示,今年第二季內地經濟已觸底,第三季企穩回升,已基本完成調整,實現軟着陸。
他指出,內地經濟增長每次超過9%,一定會出現高通脹。如果達到兩位數,就既有高通脹,又出現資產價格膨脹,以及股市泡沫、樓市泡沫,所以每次出現兩位數增長,政府都必須採取宏觀調控措施。因此,若內地的經濟增長今後幾年穩定在7.5%至8%之間,只是回到正常的增長,並非低增長或中速增長。
樊綱還預測,不論是需求還是供給,是生產力還是市場規模等,中國都有巨大潛力,經濟還有二、三十年的高增長空間。因為中國依然是低收入落後國家,人均GDP僅6000美元。而挪威已接近10萬美元,瑞士是9萬美元,美國5萬美元,日本接近5萬美元。中國的落後和差距就是增長潛力,發達國家投資在落後國家,就是投資這個潛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