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彥晨﹕台灣媒體的悲慘命運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5日 06:35
2013年1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廣州《新快報》記者陳永洲被刑拘案產生戲劇性的變化,使得外界原本質疑和指摘警方處措失當,同情記者揭發問題企業卻遭公權力迫害的聲浪,一夕之間轉為記者收錢寫黑心文章,這樣的轉折雖尚難斷言是否就是事實真相,但至少拿錢辦事的行規在大陸新聞圈已是公開秘密。


法國導演遇上狗仔隊

在台灣,也有一則不大不小的新聞和媒體生態有關;最近法國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港譯洛比桑)到台灣為其電影《露西》取景,26日在台北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開工,其保鑣與狗仔隊衝突,狗仔隊又牽扯政治大罵「不要瞧不起台灣人」!此前狗仔隊惡意挑釁衝撞,嚴重影響拍攝進度已經令盧貝松光火,而劇組嚴密防堵媒體,對已習慣「沒什麼不可以」劣質媒體文化的當下的台灣記者來說,簡直怒犯天條,劇組和狗仔隊的衝突只是將問題掀開,但並沒有辦法解決。


台灣的平面媒體在戒嚴時期由兩大報壟斷,《中國時報》余紀忠和《聯合報》王惕吾都和國民黨有淵源,也都是中常委,在蔣經國面前都講得上話;在那個時代,報業老闆一方面要和當權者周旋,一方面又在某種政策保護下享受報禁之下的言論或商業利益。歸結來說,從兩人身上還是看得到知識分子辦報的理想性和企圖心,余紀忠說「開明理性求進步,自由民主愛國家」,王惕吾說「正派辦報」,都是令人尊敬的時代精神。


港媒到台後,完全扭轉了這樣的生態;再加上解嚴後經濟社會環境丕變,報紙至今已經很難賺錢,報業老闆充分發揮資本家的優勢,對台灣社會再無疼惜,要屍給屍要裸給裸,八卦扒糞無所不用其極,只要報紙能賣就好!狗仔隊就這樣成為台媒的一部分,再也切捨不掉。而狗仔精神的極致就是「不擇手段」!


尤有甚者,現在台灣報業老闆全都是生意人,講的是生意經,商人重利輕別離,看重盈虧報表數字,再也沒有過去愛才惜才、遍地訪才的老闆;既黨且私,又盲又賣。有的靠炒地皮發家,政治上逢中必反,昧着良心說謊罵人,報分量雖大,但報道內容只要打馬捧綠即無往不利,記者再無自主空間。


港商在台辦報扭曲生態

還有港媒老闆一度要獲利了結返港的,卻因故和競爭對手或買家撕破臉,兩家報業集團上演一場長達數月迄今未完全消解的惡鬥。過程中也讓人見識這位老兄根本沒有把員工放在心上,內湖賣塊地就數十億台幣入袋,在他眼中,報紙就是用來賺錢,再無其他!


生意人辦報也不能說錯,但把報紙搞成自己在大陸生意的公關公司,可就有點過火。紅頂商人用在大陸的母體事業滋養他的媒體王國,卻也將報社記者員工視同米果(米餅)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資本家辦報霸氣十足,但慘的是,正因他商場得意,自認做媒體沒啥不同,再也聽不進勸,輕易棄才,剛愎自用,殊不知報紙是知識商品,靠的就是人才,報業老闆剝削員工,人才還會為他賣死命?大概只有奴才願意這麼幹!


總之,台灣媒體產業的悲慘世界有目共睹,盧貝松不幸碰到這種劣文化,唯利是圖、窮兇極惡,因為報業老闆都是如此之徒,吃媒體飯的人也就和寫黑心文的下流貨色一樣,再也得不到尊敬。


作者是台灣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