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健﹕不見李克強 窺見自貿區之難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5日 06:35
2013年1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已一個月,媒體關注的話題雖有所轉換,但熱度未減。相比下,非官方消息和評述更吸引眼球。坊間有篇文章,匯總多家外資投行的觀點,他們非常敏銳地抓住一個細節:李克強總理未如傳聞般主持上海自貿區掛牌儀式,甚至沒有一個部級以上官員露面。


進展緩慢 恐步前海後麈

當中,美林直指,這說明決策層對於自貿區還存在頗多爭議;瑞銀認為這會讓市場感到失望;巴克萊則擔心自貿區會像前海,發展多年卻進展緩慢。


其實,關於中央各部委之間對自貿區相關制度如何調整、選擇哪些領域作試點等等問題都存有分歧。這幾乎是眾所周知的秘密。只是總理缺席,使得暗裏的分歧擺上枱面,倒讓上海自貿區的未來愈發不明朗了。


大約同時,坊間又流傳出一份評論,談及上海為何迄今才成立自貿區。其中說到,因過去上海無自貿區,上期所交易基本都在新加坡完成。鑑於洋山港建成不久便超越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港口,星洲政府不遺餘力游說中國高層,阻撓滬設自貿區。當然,加上前總理溫家寶是天津人,當地過去多年得到巨額投資,中央反而擱置對上海的關注。


看了各方評述後,忽有種群虎環伺之感。雖從未癡夢上海自貿區一蹴而就,但也因不曾了解其坎坷的過往,故對未來的崎嶇預想不足。事實上,可怕的不是上海自貿區不成功,而是以上海自貿區為代表新一輪改革受阻。


沒政治改革 經改淪空談

如今中國既得利益集團過於龐大,內地政商之間、權貴之間過度交融和滲透,已嚴重限制了經濟活力,更限制了政治改革的推進。但如果經濟問題不解決,未來必然會轉化為政治問題。


改革進入深水區,這是事實,如今尚未觸碰的領域已經沒有任何簡單選項,剩下的不是難,就是更難。但必須清楚的是,在民怨尚可化解的時候不推行改革,等到積重之時,任何政策猛藥都可能成為引發革命的導火線。路易十六如此,光緒亦如此。


作為習李新政的亮點之一,自貿區舉世關注。事到如今,我們需要討論的已不僅僅是人民幣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免稅貿易區,因為如果沒有政治改革,沒有消除地域、部委、利益集團之間的問題,所有的經濟、金融、法律問題都只是空談。


前兩天又有傳聞稱,上海自貿區細則即將出台。但願這次不會再是空歡喜一場。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