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書名﹕The Insect Invaders(Storytime Stickers)
作者﹕Mark Shulman
繪者﹕Mark Collins
出版社﹕Sterling Publishing
適讀年齡﹕2至6歲
兩歲前後的小孩,語言發展到了一個認知躍進期,什麼東西都學得快,而且手眼的協調能力快速地發展起來,眼睛已能注視物件和掌握物體的輪廓,分辨出不同的形狀。在這階段,我們除了可以給他們閱讀沒有文字(或只有簡單文字)的繪本,還可給他們玩玩貼紙書。
有份參與故事發展
坊間的貼紙書大致有兩種,第一種純粹是為了辨認單詞,認字以主題分類,讓幼童認識動物、水果、數字之類的生字,並沒有什麼角色或情節可言。孩子只要根據不同圖形的輪廓和形狀,找出相關的貼紙,貼在準確的位置上即可。
第二類的貼紙書有故事基礎,當中包含人物和情節,例如﹕這本The Insect Invaders,講述一個荒誕有趣的故事,全書只有16頁,除去第一頁的書名等資料頁,整個故事以七個跨頁和最後一個單頁完成,每個跨頁都是一個場景(Scene),小孩必須按照書內簡單的文字敘述,把包含人物與動作的貼紙貼到適當的位置上,以完成整個故事。
第一個跨頁的場景是在一個秘密的實驗室裏,這裏住了一個叫Carl的天才科學家,只見他獨坐一角呼呼大睡,這邊牆上掛了一些昆蟲標本,那邊地上的籠子卻打開了,窗子和房門也打開了。從文字描寫中,我們才發現,原來實驗室裏的異常巨大的昆蟲,竟趁着Carl睡覺時統統都偷走出來!家長先講述這故事背景,然後引導孩子去找貼紙,把一隻又一隻的昆蟲貼到窗邊,貼到門前,貼到籠子旁,合力製造一個昆蟲逃難的畫面!
掌握單詞 學會認圖案
貼貼紙是孩子非常喜愛的遊戲,除了可以促進他們手部小肌肉的發展,也能滿足他們嘗試與操作的欲望,並帶來成就感。年幼的孩子手眼協調仍未發展完備,有時還會笨手笨腳,對不準該貼的位置,這書標榜貼紙都是可以重複使用,所以即使貼錯也不必擔心。
這次我給小侄女也玩玩這種貼紙遊戲,弟婦一邊問問題,例如說出單詞的名詞,小侄女也真的認真思考起來,努力找出相關的貼紙,這樣一來指認圖案很快就學會了,她也似乎感覺到自己正在參與整個故事的發展,當找對了貼紙,貼準了位置,不期然也拍起手來。只見母女樂在書中,那該是個不錯的親子互動學習過程。
作者簡介﹕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科書作者、朗文英漢辭典編纂者等,著有《踢走港式英語小辭典》
作者簡介﹕Aman Chiu
作者﹕Mark Shulman
繪者﹕Mark Collins
出版社﹕Sterling Publishing
適讀年齡﹕2至6歲
兩歲前後的小孩,語言發展到了一個認知躍進期,什麼東西都學得快,而且手眼的協調能力快速地發展起來,眼睛已能注視物件和掌握物體的輪廓,分辨出不同的形狀。在這階段,我們除了可以給他們閱讀沒有文字(或只有簡單文字)的繪本,還可給他們玩玩貼紙書。
有份參與故事發展
坊間的貼紙書大致有兩種,第一種純粹是為了辨認單詞,認字以主題分類,讓幼童認識動物、水果、數字之類的生字,並沒有什麼角色或情節可言。孩子只要根據不同圖形的輪廓和形狀,找出相關的貼紙,貼在準確的位置上即可。
第二類的貼紙書有故事基礎,當中包含人物和情節,例如﹕這本The Insect Invaders,講述一個荒誕有趣的故事,全書只有16頁,除去第一頁的書名等資料頁,整個故事以七個跨頁和最後一個單頁完成,每個跨頁都是一個場景(Scene),小孩必須按照書內簡單的文字敘述,把包含人物與動作的貼紙貼到適當的位置上,以完成整個故事。
第一個跨頁的場景是在一個秘密的實驗室裏,這裏住了一個叫Carl的天才科學家,只見他獨坐一角呼呼大睡,這邊牆上掛了一些昆蟲標本,那邊地上的籠子卻打開了,窗子和房門也打開了。從文字描寫中,我們才發現,原來實驗室裏的異常巨大的昆蟲,竟趁着Carl睡覺時統統都偷走出來!家長先講述這故事背景,然後引導孩子去找貼紙,把一隻又一隻的昆蟲貼到窗邊,貼到門前,貼到籠子旁,合力製造一個昆蟲逃難的畫面!
掌握單詞 學會認圖案
貼貼紙是孩子非常喜愛的遊戲,除了可以促進他們手部小肌肉的發展,也能滿足他們嘗試與操作的欲望,並帶來成就感。年幼的孩子手眼協調仍未發展完備,有時還會笨手笨腳,對不準該貼的位置,這書標榜貼紙都是可以重複使用,所以即使貼錯也不必擔心。
這次我給小侄女也玩玩這種貼紙遊戲,弟婦一邊問問題,例如說出單詞的名詞,小侄女也真的認真思考起來,努力找出相關的貼紙,這樣一來指認圖案很快就學會了,她也似乎感覺到自己正在參與整個故事的發展,當找對了貼紙,貼準了位置,不期然也拍起手來。只見母女樂在書中,那該是個不錯的親子互動學習過程。
作者簡介﹕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科書作者、朗文英漢辭典編纂者等,著有《踢走港式英語小辭典》
作者簡介﹕Aman Chiu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