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退休僅花息 千萬留孫兒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08日 06:35
2013年11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Paul及太太打算於60歲退休,預計以每月4萬元的生活費,享受長達40年的退休生活。他們希望通過投資,僅以賺取的回報應付退休開支,然後於過身後,將逾千萬港元資產原封不動地留給孫兒。


Paul今年55歲,是一位月入達10萬元的行政主管,太太雖然只做兼職,惟月入也有2萬多元。他們有2名兒子,均已大學畢業。現時每月家庭總開支約8萬元。二人的主要資產,包括1個已經供滿、市值800萬元的自住物業;中港兩地各一個投資物業,現時每月分別收取租金2000元人民幣及8300港元;市值約100萬元的股票;及Paul於60歲退休時可一筆過拿到的1400萬元公積金。


只花息不蠶本 並不困難

以Paul的財政狀况來說,要做到只花利息、不蠶食本身資產並不困難。但注意不要單單投資於某一類產品,必須分散投資,從而分散風險。利用各種投資產品有不同回報周期的特性,期望於任何市况下,仍取得預期的回報。


待Paul拿到公積金後,建議先保留24萬至48萬元現金作為應急錢(相當於6至12個月開支),繼而敍造等值500萬港元的人民幣定期存款。以現時2年期人民幣定存的年利率為4.125%計算,每年利息將會有20.63萬元。另外,斥資400萬元買入恒生銀行(0011)或中電(0002)等高息藍籌股,加上手頭上市值約100萬元的股票,冀每年收取約20萬元股息。最後,把餘下的資金(500萬元─應急錢)投資於高息債券基金,目標是每年賺取至少8萬元回報。


歐元區基金升勢料可持續

基金選擇方面,筆者目前會推介歐元區相關基金。自歐債危機爆發之後,雖然歐元區的經濟曾經於2012年收縮,並且影響相關基金的表現,但最近愈來愈多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的經濟正在重拾增長軌道,部分歐元區債券基金亦有不俗的表現──於過去3個月平均上升了8%。筆者相信,歐元區基金的升勢仍可持續。


然而,因為Paul於5年後才退休,屆時的經濟環境或會有變,建議他到時再參考最新的環球經濟數據,對理財方案作出適當調整;惟謹記不管如何調整,亦必須堅持「分散投資風險」這個大原則,切忌將所有雞蛋放入同一個籃子。


兩物業可套現 增大股票定存投資

至於二人手上的3個物業,基本上只需保留其中一個作為居所,其餘兩個均可以彈性處理,既可繼續出租賺取額外收入,亦不妨賣出套現,從而加大其股票及人民幣定存投資,或者支持2名兒子置業組織家庭。


順帶一提,建議Paul要為全家人安排完善的危疾及醫療保險,否則如發生不幸事故,可能不得不動用儲蓄來應付龐大的醫藥開支,結果打亂了退休生活的財政部署。


筆者為證監會、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及強制性公積金中介人持牌人

黃秋兒

中國富強金融集團 財富管理部聯席董事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黃秋兒 理財信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