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芭蕾舞團(港芭)演出《紅樓夢—夢紅樓》,德國舞蹈家王新鵬的劇本被刪改,原本牽涉文革的情節不見了,旁觀者只教惋惜。問題是王新鵬在多份傳媒訪問中提到,這根本不是他的意願,港芭卻回應指刪戲是因為未及打字幕(為了字幕而要劇情遷就實在太過因小失大吧?),解釋牽強,令事件疑點重重。如果這真的是一宗藝術審查,將會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近年文化創作常因內地市場而自我調節,要進軍內地者更常被活生生刪剪內容,案例屢見不鮮,最明顯的是電影創作。為了通過內地檢測,內地演員演出成分要高,內容也極多限制,《江湖》為了通過內地市場,改了內地演員戲份刪了黑社會情節,最終還是不能通過;通過者如《黑社會》,被改名為《龍城歲月》,結尾又遭刪改。不過這都只限北進的創作,本地表演仍然勉強享有高度的創作自由。港芭刪戲一事,卻是本地的演出也受審查,我不知道此劇有否進軍內地的意願,但連本地演出也要違反原作者意願,就是審查之手慢慢臨到香港了。
這種審查,不一定由權貴出口,正如張曉明出席《紅》首演,可以全不作聲,演出團體自己矯揉迎合,足以使河蟹成事。香港的藝術創作本來因為政府撥款主導,缺乏民間資助,創作自主早已受到掣肘,如果未來還要顧慮北大人的想法,還剩下多少創作空間?種種疑團,芭蕾舞團一方必須交代清楚。
執筆之際,輿論正狠狠批評無綫電視的《東張西望》為政府護航,批評香港電視,認為發牌安排合理。我愈來愈感到這種「逢迎」文化正在香港蔓延,這樣看來,我們的自主性、我們的創作自由,正是死於這種逢迎諂諛手上,惋惜之處,莫過於此!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
近年文化創作常因內地市場而自我調節,要進軍內地者更常被活生生刪剪內容,案例屢見不鮮,最明顯的是電影創作。為了通過內地檢測,內地演員演出成分要高,內容也極多限制,《江湖》為了通過內地市場,改了內地演員戲份刪了黑社會情節,最終還是不能通過;通過者如《黑社會》,被改名為《龍城歲月》,結尾又遭刪改。不過這都只限北進的創作,本地表演仍然勉強享有高度的創作自由。港芭刪戲一事,卻是本地的演出也受審查,我不知道此劇有否進軍內地的意願,但連本地演出也要違反原作者意願,就是審查之手慢慢臨到香港了。
這種審查,不一定由權貴出口,正如張曉明出席《紅》首演,可以全不作聲,演出團體自己矯揉迎合,足以使河蟹成事。香港的藝術創作本來因為政府撥款主導,缺乏民間資助,創作自主早已受到掣肘,如果未來還要顧慮北大人的想法,還剩下多少創作空間?種種疑團,芭蕾舞團一方必須交代清楚。
執筆之際,輿論正狠狠批評無綫電視的《東張西望》為政府護航,批評香港電視,認為發牌安排合理。我愈來愈感到這種「逢迎」文化正在香港蔓延,這樣看來,我們的自主性、我們的創作自由,正是死於這種逢迎諂諛手上,惋惜之處,莫過於此!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