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科學家經仔細研究後,公開男女小便時避免尿液濺起的秘訣,重點是距離近、角度小。
距離近角度小最重要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研究小組製作了一個會射出顏色水柱的模擬器,透過高速鏡頭,分析顏色水柱從不同角度撞擊坐廁邊後反彈的規律。
領導研究的胡德(Randy Hurd)說:「男性的尿柱在離開陰莖約6至7吋(約15至18厘米)時,就會分離,當它們撞擊到尿兜或坐廁時,就已變成滴狀,而這就是弄污你褲子的元兇。」
至於究竟應該站立或坐着小便,由於站立時尿液射進馬桶的距離比坐着小便長4倍,站立小便所造成的濺出現象也嚴重得多,特別是當尿液射進廁所水時會濺出更多污水,所以科學家認為男士坐着小便有助改善濺出問題。
下射尿兜壁減距離
不過,科學家表示,尿液撞擊角度愈小(即水柱前進方向與廁所壁愈接近平衡),濺起的尿液亦會愈少,而這是減少濺出的好方法。胡德說,「以尿兜為例,站在旁邊、盡量向下射向尿兜壁」,這樣就可以減少排尿距離,又可減少撞擊角度。另外,放些廁紙在坐廁內,是所有方法中最有效的。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強調,這項研究不是鬧着玩,而是有衛生重要性,因為尿兜或坐廁旁遺下的濺起尿液,是細菌溫牀。
(英國廣播公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