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交媒體的我思我見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2日 06:35
2013年11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資訊網絡發達,身邊的朋友、甚至我這個自愧為「電腦盲」,也成為「低頭一族」,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玩WhatsApp發信息、查看電郵、上facebook留言等,成為每日「例行公事」。同好友相聚,不約而同表示,以前最怕遺失錢包,因為要補領身分證和信用卡等,手續繁複。今時今日,最怕是遺失手機,彷彿一下子變得與世隔絕,變得心緒不寧。


一直以來,對facebook有一點偏見,總認為是年輕人玩意,什麼活動或相片都放進去,私隱變得沒有保障,但近年很多商品及服務的推廣只用facebook,尤其快速消費品類(FMCG)如化妝品牌,便經常以此進行速銷,用戶只要簡單按「Like」和分享消息,便可獲得試用裝或優惠券,令我迫不得已也要開一個戶口,方便留意潮流動向。


善舉收逾6萬Like 令人鼓舞

年初舉行市場推廣會議,由於考慮到主流媒體的廣告費高昂,有同事建議試用社交媒體推廣中電服務及故事。坦白說對中電這類公共事業機構,我有點懷疑會否有吸引力。自古有云:成功在嘗試,未試過又怎會知道成效如何。於是集思廣益之後,用真人真事製作了八條短片,推出「你+我•燃點生活力量」故事系列,講述一些中電與香港人的故事,並且加入慈善元素,facebook用戶在活動專頁上觀看短片,每按一個「Like」,中電便會捐出5元予慈善團體,希望能收集10萬個「Like」。


在活動正式推出前,我們在內部先舉行多場試演會,試試水溫,由龍鼓灘電廠、深水埗辦事處到紅磡總部,數百同事參與,初時對公司會用社交媒體作宣傳感到半信半疑,但在觀賞短片後,有人被故事感動而淚凝於眶,也有因為劇中大澳老伯說了一句話:「無電,好悶㗎!」,引來哄堂歡笑聲,當然還有故事中的主角,見到自己的故事搬到社交網站,倍覺興奮。


有讚有彈 平常心看待

專頁推出個多月,已收集超過6萬多個Like,對我們是一個鼓勵。除了「Like」外,當中有不少留言,有讚有彈,也有一些令人費解的粗言,也許這就是社交媒體的特色,你向受眾傳遞信息,受眾亦可發表意見或作出回應,有別傳統媒體單一發放消息的模式,我開解同事要以平常心看待。這一步不容易開展了,但社交媒體發展一日千里,也並非一定是市場推廣的靈丹妙藥,切勿盲目跟風。將來如何發展,還要從經驗中學習和檢討,再制訂策略。


中電企業發展總裁

[莊偉茵 莊諧並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