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早前完成廉政公署酬酢超支等各方面問題的公開聆訊後,進入撰寫報告階段,帳委會昨舉行閉門會議後,主席石禮謙透露委員會收到廉署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分別要求查看報告初稿,但鑑於過去並無先例,他們在報告公布後亦可回應,故拒絕有關要求。有委員批評湯及廉署做法有違常規。帳委會報告期望可於本月底完成。
湯顯明亦索閱同被拒
帳委會就廉署及湯顯明酬酢、送禮、外訪、收禮等問題完成8次公開聆訊,委員會已完成初稿。主席石禮謙昨在兩小時閉門會議後表示,廉署去信要求查看聆訊報告初稿,而湯顯明亦口頭要求,但帳委會「不賣帳」,決定拒絕有關要求,因過往從不會在報告發表前讓對方查閱初稿,今次亦無需要,強調政府部門日後亦有程序可作回應。
帳委會料月底公布報告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批評廉署做法不合理,指廉署若認為帳委會陳述失實,可以於報告發表後回應,又認為若以廉署邏輯,很多人也可先要求調查一方讓被調查者先看報告,不認為帳委會有此責任。
石禮謙說,撰寫每份報告都有難度,會將事實及證供之間有出入的地方列出,但目前尚未寫到是否「譴責」的部分,期望本月底可完成並公布報告。
廉署:出於善意 確認資料正確
廉政公署回覆本報查詢指出,鑑於廉署留意到帳委會多次聆訊中,部分引用的資料「可能並非完全一致」,故較早時曾致函帳委會秘書,提出如委員會同意,可協助檢視報告草稿內有關廉署資料是否完全正確,強調建議是出於善意,廉署並無要求索取有關委員會評論、意見的部分。
有帳委會成員指出,廉署及湯顯明要求先看報告的做法比較罕見,印象中並無發生類似事件,該委員說帳委會是按照聆訊供辭撰寫報告並作判斷,「肯定不會搞錯事實」,批評廉署及湯顯明做法是不遵守常規。
有議員指出,沒有印象過去有被聆訊的政府部門提出類似要求,但曾有專責委員會完成聆訊後,證人要求看報告。翻查資料顯示,去年立法會調查梁振英西九事件有否利益衝突的專責委員會,收到梁透過律師去信,批評其他證人供辭不公平,甚至要求抽走另一證人的證供。
據了解,昨日會議並無討論對廉署及湯顯明的評論字眼,即會否譴責湯顯明等問題,有委員在會上提出希望報告能突出湯顯明的「罪狀」,即寫撮要後便立即跳到帳委會的結論和評論,但秘書處認為做法有難度,因現時已有報告初稿,難以在短時間內重寫。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