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阮芷寧 (11歲)
研究恐龍年資﹕7年
最喜歡的恐龍﹕慈母龍,會把食物叼回巢中餵飼幼龍,是會照顧孩子的好媽媽
威水史﹕8歲時,獲邀擔任某商場的恐龍展覽導賞員,是當時年紀最輕的導賞員,講解各種恐龍的特徵及習性,最後更獲恐龍專家送贈竊蛋龍蛋殼化石。此外,她愛逛不同的博物館,曾遊覽科學館舉行的「飛龍在天」展覽、新西蘭的自然博物館等
「巨龍傳奇」看後感﹕「有很多東方恐龍名是我未曾聽過。我發現西方恐龍主要以外形特徵命名,中國恐龍的名字主要源於發現地,牠們有相似的特徵。看過展覽後,知道恐龍鳥類同源說出現了新理據,令我更相信雀鳥的祖先是恐龍。」
推介
《恐龍大百科》
出版社﹕明天國際
作者﹕戴維.伯
原因﹕內容豐富,每種恐龍均有化石證據與實際考據圖片,全方位探討恐龍生態,讓小朋友容易理解恐龍世界
《恐龍大復活》
出版社﹕閣林
作者﹕Paul Barrett
原因﹕作者是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恐龍專家,書中收錄恐龍學的最新發現、53種最著名恐龍介紹,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推薦的恐龍書
林汶浩(8歲半)
研究恐龍年資﹕4年
最喜歡的恐龍﹕梁龍,雖然體型巨大,但屬草食性,比肉食性的暴龍善良
威水史﹕念幼稚園時參演過一個關於恐龍的話劇,最初獲安排飾演梁龍,最後扮了翼龍,自此對恐龍十分着迷。他喜歡收集恐龍模型,中英文恐龍書都愛看,對恐龍習性瞭如指掌﹕「梁龍,胃內有約230顆胃石,用來磨碎植物纖維。」
「巨龍傳奇」玩後感﹕「認識了很多從沒聽過的恐龍種類,如炳靈大夏巨龍,從其巨大體型,便可估計牠屬草食性。展覽十分多元化,有很多會動的巨型展品,還有不少互動遊戲。」
推介
《兒童圖解恐龍百科》
作者﹕宋明秀
出版社﹕風車圖書
原因﹕清楚標示出每種恐龍的學名、特徵、食性、生活年代等資訊,並以人類的體型與恐龍比較,更容易理解恐龍的實際大小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