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濕地公園今天(11月19日)至2014年3月舉辦觀鳥節,還首次舉辦「濕地水鳥普查體驗」,讓市民參與普查,了解鳥類生態調查及保育工作。
今年觀鳥節挑選了五種候鳥為活動焦點,包括黑臉琵鷺、反嘴鷸、北紅尾鴝、蒼鷺和彎嘴濱鷸。
署理濕地公園主管游柏濤說,參加水鳥普查的市民,首天會接受訓練,認識雀鳥的特性,第二天會點算雀鳥,希望讓他們知道普查的工作。
香港位於全球最大的候鳥遷飛區「東亞 --- 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內,每年途經的候鳥數以萬計。香港既是候鳥的中途補給站,也是部分候鳥的度冬地。以黑臉琵鷺為例,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牠們會由朝鮮半島與中國遼東半島一帶的繁殖地南遷過冬,濕地公園所在的后海灣一帶是牠們其中一個主要度冬地。公園至今記錄了180種為候鳥,佔全港候鳥品種逾四成。
觀鳥節其他活動還有導賞團、專題展覽、公眾講座、水墨畫工作坊和萬花筒製作班等。這活動是「家是香港」運動項目之一。詳情可瀏覽香港濕地公園網頁。
香港濕地公園今天(11月19日)至2014年3月舉辦觀鳥節,還首次舉辦「濕地水鳥普查體驗」,讓市民參與普查,了解鳥類生態調查及保育工作。
今年觀鳥節挑選了五種候鳥為活動焦點,包括黑臉琵鷺、反嘴鷸、北紅尾鴝、蒼鷺和彎嘴濱鷸。
署理濕地公園主管游柏濤說,參加水鳥普查的市民,首天會接受訓練,認識雀鳥的特性,第二天會點算雀鳥,希望讓他們知道普查的工作。
香港位於全球最大的候鳥遷飛區「東亞 --- 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內,每年途經的候鳥數以萬計。香港既是候鳥的中途補給站,也是部分候鳥的度冬地。以黑臉琵鷺為例,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牠們會由朝鮮半島與中國遼東半島一帶的繁殖地南遷過冬,濕地公園所在的后海灣一帶是牠們其中一個主要度冬地。公園至今記錄了180種為候鳥,佔全港候鳥品種逾四成。
觀鳥節其他活動還有導賞團、專題展覽、公眾講座、水墨畫工作坊和萬花筒製作班等。這活動是「家是香港」運動項目之一。詳情可瀏覽香港濕地公園網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