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6歲的瑤瑤自小便是個想像力豐富的孩子,開朗外向,喜歡接觸其他人。自升上小學個多月後,隨着功課量增多,她開始覺得做功課有困難,亦做得愈來愈慢,一時以拖延手段去逃避,一時又因害怕失敗而想放棄,常常要做功課及溫習至晚上。
最近瑤瑤經常向父母說晚上睡得不好,甚至提到見鬼,父母擔憂不已,認為女兒學習壓力太大,祖父母則認為孩子是「撞邪」。究竟孩子提到見鬼,是否代表她患上精神疾患如思覺失調?父母又如何識別?
思覺失調屬遺傳 15歲後發作
「思覺失調」屬一種早期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有妄想、幻覺、思想及言語紊亂等情况出現。患思覺失調的孩子談話內容貧乏、說話急迫、雜亂無章,以至別人難以理解。他們還可能會表達一些脫離現實但深信不疑的想法,例如﹕說自己被監視及被迫害。他們亦可能看到或聽到其他在場人士無法感受到的聲音或事物,但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真實的幻覺。
思覺失調屬先天遺傳問題,較多發生於15至25歲左右的青少年身上,較少在兒童期間出現。父母可從孩子的言談、行為、生活習慣或學業成績等的轉變,識別他們的精神是否出現困擾,並多加留意孩子有否情緒反常、失眠、焦慮多疑、思想難以集中或社交退縮等徵狀先兆。
試以遊戲提升學習動力
就瑤瑤學習上的壓力及逃避放棄的表現,父母不妨先嘗試給予適當協助,幫助她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並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讓書本的知識聯繫到實際生活,例如讓孩子計算格價購物,並處理找贖等
.多花心思誘發孩子的學習好奇心,例如在家中做小實驗、參觀博物館等
.善用遊戲及啟發思考形式學習,好像跟她玩串字紙牌遊戲、回答有趣的智力問題等,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
面對孩子的學習壓力,父母不宜忽略他們的感受,要認真聆聽了解孩子的問題,並嘗試一起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及方法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臨牀心理學家
陸詠詩
最近瑤瑤經常向父母說晚上睡得不好,甚至提到見鬼,父母擔憂不已,認為女兒學習壓力太大,祖父母則認為孩子是「撞邪」。究竟孩子提到見鬼,是否代表她患上精神疾患如思覺失調?父母又如何識別?
思覺失調屬遺傳 15歲後發作
「思覺失調」屬一種早期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有妄想、幻覺、思想及言語紊亂等情况出現。患思覺失調的孩子談話內容貧乏、說話急迫、雜亂無章,以至別人難以理解。他們還可能會表達一些脫離現實但深信不疑的想法,例如﹕說自己被監視及被迫害。他們亦可能看到或聽到其他在場人士無法感受到的聲音或事物,但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真實的幻覺。
思覺失調屬先天遺傳問題,較多發生於15至25歲左右的青少年身上,較少在兒童期間出現。父母可從孩子的言談、行為、生活習慣或學業成績等的轉變,識別他們的精神是否出現困擾,並多加留意孩子有否情緒反常、失眠、焦慮多疑、思想難以集中或社交退縮等徵狀先兆。
試以遊戲提升學習動力
就瑤瑤學習上的壓力及逃避放棄的表現,父母不妨先嘗試給予適當協助,幫助她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並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讓書本的知識聯繫到實際生活,例如讓孩子計算格價購物,並處理找贖等
.多花心思誘發孩子的學習好奇心,例如在家中做小實驗、參觀博物館等
.善用遊戲及啟發思考形式學習,好像跟她玩串字紙牌遊戲、回答有趣的智力問題等,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
面對孩子的學習壓力,父母不宜忽略他們的感受,要認真聆聽了解孩子的問題,並嘗試一起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及方法解決問題。
作者簡介﹕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臨牀心理學家
陸詠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