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每年花上超過30億元向內地購買東江水,而由2006年至今,卻因為部分水塘滿溢而把價值11億元的食水排放落海,把上天送給港人的珍貴天然資源白白浪費掉。政府應跟工程專家學者合作,改善儲水基建,好好利用從天而降的甘露。雖然根據目前協議,減少東江水輸港也不能節省購水開支,但基建改善後,日後跟內地商討新一輪供水協議時,會有更大的談判空間。
香港逾七成食水來自東江水,但香港的水塘基建仍十分重要。香港目前的供水政策是,在雨季期間會優先使用水塘存水,再因應用水量決定輸入多少東江水,只是香港的水塘並非全部聯網,要是部分小型水塘滿溢,食水也無法運到未滿的大型水塘儲存,唯有眼白白排放入海。本報今日報道,由於今年雨水充足,單單今年首10個月已把4000萬立方米食水倒落海,2006年至今累計排放了2.43億立方米,按東江水價總值約11億元。
東江水不會取之不盡
必須珍惜天然水資源
雖然根據目前協議,購水開支跟輸港水量沒有直接掛鈎,減少輸水也不能節省開支,但錢並不是公共政策的唯一考慮因素,從愛護大自然的角度而言,上天送給香港的珍貴天然資源,不應白白浪費掉。何况東江水也不是永遠取之不盡的,水務署2012年的文件就指出,東江流域的水資源已開發到極限,當出現嚴重旱情時,整個區域均可能缺水。假如香港有更大能力收集食水,適時減少東江水輸港,對香港應最為有利。
香港目前共有17個水塘,但只有兩個獨立「小聯網」,包括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下城門水塘可「互通」;城門水塘的雨水亦可單向分流至九龍水塘群組,共有4個小水塘。政府於2007年計劃興建輸水隧道,把九龍水塘群組的溢流轉運往容量較大的下城門水塘,但計劃仍在地質勘探和設計階段。水務署表示,再為其他小型水塘建立聯網效用不大,又強調已採取適當措施,例如在雨季前降低水塘總存量,以騰出空間儲存雨水。
由此可以預計,水務基建若沒有大幅改善,倒水落海的情况勢必持續。香港山多平地少,擴建水塘或加大聯網確有不少技術困難,但香港過去連年水浸山泥傾瀉,經工程人員不懈努力,不是把香港建成一級安全城市嗎?若香港真的重視珍貴的天然甘露,工程困難應有能力克服,即使不能全部聯網,提高調節能力以減少浪費,相信總有空間可做到。
情况與香港類近的新加坡則進取得多,星洲政府除了積極推動節約用水,2010年資料顯示,新加坡從外地購水只佔用水量四成,其餘六成來自雨水、海水化淡及再造水,香港雖然也有計劃再次引入海水化淡,但現階段只是杯水車薪。說到底,香港如此暴殄天物,只因食水得來太易。事實上,內地不斷城市化,東江水不會永遠取之不盡,香港應盡力提高利用雨水的效率,減少依賴內地。港府明年將與廣東省洽談新一輪供水協議,港府除應為香港爭取一份更有彈性、按量計價的供水協議外,香港的水務基建也應加緊改善,努力減少浪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香港逾七成食水來自東江水,但香港的水塘基建仍十分重要。香港目前的供水政策是,在雨季期間會優先使用水塘存水,再因應用水量決定輸入多少東江水,只是香港的水塘並非全部聯網,要是部分小型水塘滿溢,食水也無法運到未滿的大型水塘儲存,唯有眼白白排放入海。本報今日報道,由於今年雨水充足,單單今年首10個月已把4000萬立方米食水倒落海,2006年至今累計排放了2.43億立方米,按東江水價總值約11億元。
東江水不會取之不盡
必須珍惜天然水資源
雖然根據目前協議,購水開支跟輸港水量沒有直接掛鈎,減少輸水也不能節省開支,但錢並不是公共政策的唯一考慮因素,從愛護大自然的角度而言,上天送給香港的珍貴天然資源,不應白白浪費掉。何况東江水也不是永遠取之不盡的,水務署2012年的文件就指出,東江流域的水資源已開發到極限,當出現嚴重旱情時,整個區域均可能缺水。假如香港有更大能力收集食水,適時減少東江水輸港,對香港應最為有利。
香港目前共有17個水塘,但只有兩個獨立「小聯網」,包括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下城門水塘可「互通」;城門水塘的雨水亦可單向分流至九龍水塘群組,共有4個小水塘。政府於2007年計劃興建輸水隧道,把九龍水塘群組的溢流轉運往容量較大的下城門水塘,但計劃仍在地質勘探和設計階段。水務署表示,再為其他小型水塘建立聯網效用不大,又強調已採取適當措施,例如在雨季前降低水塘總存量,以騰出空間儲存雨水。
由此可以預計,水務基建若沒有大幅改善,倒水落海的情况勢必持續。香港山多平地少,擴建水塘或加大聯網確有不少技術困難,但香港過去連年水浸山泥傾瀉,經工程人員不懈努力,不是把香港建成一級安全城市嗎?若香港真的重視珍貴的天然甘露,工程困難應有能力克服,即使不能全部聯網,提高調節能力以減少浪費,相信總有空間可做到。
情况與香港類近的新加坡則進取得多,星洲政府除了積極推動節約用水,2010年資料顯示,新加坡從外地購水只佔用水量四成,其餘六成來自雨水、海水化淡及再造水,香港雖然也有計劃再次引入海水化淡,但現階段只是杯水車薪。說到底,香港如此暴殄天物,只因食水得來太易。事實上,內地不斷城市化,東江水不會永遠取之不盡,香港應盡力提高利用雨水的效率,減少依賴內地。港府明年將與廣東省洽談新一輪供水協議,港府除應為香港爭取一份更有彈性、按量計價的供水協議外,香港的水務基建也應加緊改善,努力減少浪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