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產憂下代前景不如己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3年11月25日 21:35
2013年11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社會近年熱論年輕一代欠缺上流機會,更令家長對子女的前途憂心。明愛向晴軒今年初以電話訪問了1,699個中產家庭,超過六成家庭擔心年輕一代的前景會較自己一代差,另外近八成家庭擔心「中港經濟融合」對香港弊多於利或利弊參半。有學者認為調查反映中產家長對子女前途感悲觀。


向晴軒早前委託香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呂大樂進行「夾心中產意見調查」,並交由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負責隨機抽樣電話訪問1,699個願意提供收入數據的中產家庭。調查按月入將該批中產家庭劃分成低、中、高收入三級,以1萬至2萬為低、2萬至5萬為中、5萬或以上為高,然後將他們的答案分類比較。


收入愈高愈憂心

研究發現,1,639個願意就「香港年青一代前景」此話題作回應的家庭,低、中、高三批家庭分別有62.4%、72%及72.2%擔心新一代的前景會較自己一代差,收入愈高的家庭愈憂心;另外1,616個願評論中港經濟融合對香港利弊的低、中、高家庭,分別有88.9%、87.1%及81.6%認為弊多於利或利弊參半,收入愈低者愈不認同融合(見表)。


呂大樂﹕須確保成果大眾分享

呂大樂指出,受訪者的期望建基於自身收入,故愈高收入者期望則愈高,子女要超越家長亦更難。他續指出,現時香港內部競爭激烈,「連報中學都要學樂器、玩體育」,而且社會流動性不及以前,加上世界各地人才湧入香港工作,中產家長的子女要「有家長的收入、住番好似父母咁大間屋」非常困難,令家長自己對子女前景感憂心。


融合方面,呂大樂認為自由行湧入香港令環境擠擁,市民大眾已承受惡果,但大部分得益於中港融合者都是經理級、收入較高者,令不少中產擔心融合只是有利於一小撮人,對此半信半疑。


呂大樂認為要解決中產焦慮,政府需確保香港勞動市場的開放性,及透過政策確保中港經濟融合所得的成果能均分予大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