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商品交易所於2008年成立,至2011年始獲經營牌照,前後經營5年多後陷入今天停業欠債,兼涉嫌在財務上嚴重違規的窘境,相信當年高調祝福商交所成立的財政司長曾俊華亦始料不及。
張震遠在2008年6月掛着8號風球的一天宣布成立商交所,當時尚未取得證監經營牌照,已獲曾俊華拍短片支持,外界視為港府大力支持的信號。不過,張震遠的如意算盤是推出實物交收的燃油期貨,但因中證監推出新例限制,令其業務陷入膠着。
3年後才有牌 產品交投萎縮
2011年4月,商交所終獲證監批出自動化交易服務(ATS)牌照,即與投行用來經營「黑池」牌照一樣。同年5月,商交所宣布成立差不多3年後,才推出首隻產品,以美元計價的黃金期貨合約,其後再推出美元計價白銀期貨合約。同年底,市場傳出港交所(0388)有意收購倫敦交易所(LME),當時有分析指港交所突然染指商品交易,是內地希望藉香港買下國際商品交易平台LME,於國際金屬市場爭取定價話語權及存倉主場地位,故由港交所接下這「政治任務」。
翌年港交所成功以天價買下LME,令同樣做商品交易的商交所角色模糊,僅有的兩款期貨產品交投萎縮,終於在今年5月陷入財困,兼爆出涉及偽造文件。若今次有國開行為金主的私募基金英飛尼迪願意接手,有分析指不排除內地出手收拾商交所的爛攤子。
張震遠在2008年6月掛着8號風球的一天宣布成立商交所,當時尚未取得證監經營牌照,已獲曾俊華拍短片支持,外界視為港府大力支持的信號。不過,張震遠的如意算盤是推出實物交收的燃油期貨,但因中證監推出新例限制,令其業務陷入膠着。
3年後才有牌 產品交投萎縮
2011年4月,商交所終獲證監批出自動化交易服務(ATS)牌照,即與投行用來經營「黑池」牌照一樣。同年5月,商交所宣布成立差不多3年後,才推出首隻產品,以美元計價的黃金期貨合約,其後再推出美元計價白銀期貨合約。同年底,市場傳出港交所(0388)有意收購倫敦交易所(LME),當時有分析指港交所突然染指商品交易,是內地希望藉香港買下國際商品交易平台LME,於國際金屬市場爭取定價話語權及存倉主場地位,故由港交所接下這「政治任務」。
翌年港交所成功以天價買下LME,令同樣做商品交易的商交所角色模糊,僅有的兩款期貨產品交投萎縮,終於在今年5月陷入財困,兼爆出涉及偽造文件。若今次有國開行為金主的私募基金英飛尼迪願意接手,有分析指不排除內地出手收拾商交所的爛攤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