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書名﹕新聞英語2:潮爆中國話題詞500個
作者﹕Aman Chiu
出版社﹕Ichiban, World Publishing
適讀年齡﹕12歲或以上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有關內地的報道愈來愈多,大多數事件已無形中與我們建立了千絲萬縷的關連,也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項政策、一場天災、一則社會事件、一場體壇盛事、一宗食品醜聞等,無不牽動着我們的神經。畢竟中港兩地血脈相連,我們會為神十飛天而感到驕傲,會為才華洋溢的《中國好聲音》參賽者叫好,同時也會為四川地震的遇難者默哀,和為遭受有毒食物殘害的無辜百姓感到憤憤不平。
黨中央、兩會、人大、政協、國企、黃金周、春晚、春運、豆腐渣、釘子戶、地溝油、三聚氰胺、蟻族、啃老族、富二代、西部大開發、希望工程、神十、交會對接、北京沙塵暴、公安局、和諧號、維吾爾族……
諸如此類的新聞熱詞,在媒體報道中出現頻率相當之高,我們對它們的認識有多少?它們的英語說法又是如何?自中學開始,學生接觸時事文章的機會愈來愈多,自通識教育推廣以來,不論是閱讀理解的篇章,還是考試的選題,都用上不少社會時事的素材,多掌握此類新聞生詞,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表達能力。
從西報抽取熱詞 重實用趣味
老師經常鼓勵學童多閱讀西報以吸收詞彙,此書先為學生抽絲剝繭地從SCMP、Hong Kong Standard、CNN、BCC News、Washington Post、China Daily等知名報章中有關中國時事的報道中整理出語言素材,再抽選常見熱詞,加以分門別類,附設實用例句,給學生自行閱讀學習,以培養他們的跨文化觸覺,鞏固兩文三語的能力。本書以學生為主要對象,話題詞的收錄原則多以實用性和趣味性為主,社會民生娛樂文化方面的內容比較豐富,過於嚴肅的政治話題或財經消息相對較少。
中外傳媒角度不同 助客觀分析
有關中國的種種事務,同一事件,中外各方的傳媒報道均有不同取態,各自展現出來的內容便可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究竟,我們一直以來所認知的事物,是代表哪一種聲音和立場?它們是否事情的全部真相?在閱讀此書的同時,在掌握好一些英語詞彙之餘,諸位讀者不妨嘗試對這些新聞話題作出客觀的分析與思考,然後問問﹕我們一直以來聽到的,是否事實的全部?
作者簡介﹕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科書作者、朗文英漢辭典編纂者等,著有《踢走港式英語小辭典》
Aman Chiu
作者﹕Aman Chiu
出版社﹕Ichiban, World Publishing
適讀年齡﹕12歲或以上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有關內地的報道愈來愈多,大多數事件已無形中與我們建立了千絲萬縷的關連,也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項政策、一場天災、一則社會事件、一場體壇盛事、一宗食品醜聞等,無不牽動着我們的神經。畢竟中港兩地血脈相連,我們會為神十飛天而感到驕傲,會為才華洋溢的《中國好聲音》參賽者叫好,同時也會為四川地震的遇難者默哀,和為遭受有毒食物殘害的無辜百姓感到憤憤不平。
黨中央、兩會、人大、政協、國企、黃金周、春晚、春運、豆腐渣、釘子戶、地溝油、三聚氰胺、蟻族、啃老族、富二代、西部大開發、希望工程、神十、交會對接、北京沙塵暴、公安局、和諧號、維吾爾族……
諸如此類的新聞熱詞,在媒體報道中出現頻率相當之高,我們對它們的認識有多少?它們的英語說法又是如何?自中學開始,學生接觸時事文章的機會愈來愈多,自通識教育推廣以來,不論是閱讀理解的篇章,還是考試的選題,都用上不少社會時事的素材,多掌握此類新聞生詞,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表達能力。
從西報抽取熱詞 重實用趣味
老師經常鼓勵學童多閱讀西報以吸收詞彙,此書先為學生抽絲剝繭地從SCMP、Hong Kong Standard、CNN、BCC News、Washington Post、China Daily等知名報章中有關中國時事的報道中整理出語言素材,再抽選常見熱詞,加以分門別類,附設實用例句,給學生自行閱讀學習,以培養他們的跨文化觸覺,鞏固兩文三語的能力。本書以學生為主要對象,話題詞的收錄原則多以實用性和趣味性為主,社會民生娛樂文化方面的內容比較豐富,過於嚴肅的政治話題或財經消息相對較少。
中外傳媒角度不同 助客觀分析
有關中國的種種事務,同一事件,中外各方的傳媒報道均有不同取態,各自展現出來的內容便可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究竟,我們一直以來所認知的事物,是代表哪一種聲音和立場?它們是否事情的全部真相?在閱讀此書的同時,在掌握好一些英語詞彙之餘,諸位讀者不妨嘗試對這些新聞話題作出客觀的分析與思考,然後問問﹕我們一直以來聽到的,是否事實的全部?
作者簡介﹕牛津大學出版社英語教科書作者、朗文英漢辭典編纂者等,著有《踢走港式英語小辭典》
Aman Chiu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