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馮廣寧﹕張藝謀超生罰款怎麼用?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4日 06:35
2013年1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張藝謀到底有幾個孩子?本來這個問題純屬個人私隱,與公衆無關,但在進行了長達30多年計劃生育政策的內地,卻不是一個娛樂八卦話題,而是關乎張藝謀家庭是否違反國策法規,計生部門是否在執法過程中存在「雙重標準」,以及從中暴露出計生制度的種種弊端。


「謠言止於公開」又一例證

張藝謀與妻子陳婷究竟有幾個孩子,公衆關注多時,卻一直沒有得到答案。近半年多來,「張藝謀有7個子女」的說法在網路上受到熱議,在輿論緊迫下,其妻戶籍所在地無錫市濱湖區的計生部門起初回應稱「找不到張藝謀」,結果內地多家媒體登出「尋人啓事」。12月1日晚,不知是否迫於愈來愈大的輿論壓力,張藝謀終於透過工作室發表一份聲明,承認其與陳婷育有兩子一女,並在這份聲明表示,將會保留追究那些造謠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且不說通過工作室發表聲明道歉有沒有誠意,也沒有人會懷疑追究造謠者的必要與合理性。不過,細察此事就會發現,像「三四個女人,七八個孩子」這樣的謠言得以傳播,正是因為作為公衆人物的張藝謀沒有及時出來澄清解釋,似乎與計生部門合計,玩起了失蹤,希望藉着時間淡化公衆質疑,這個如意算盤如今看來當然沒有打響,而且,這也再次向公衆人物及政府部門證明了「謠言止於公開」的道理。


此事最令公衆惱火的恐怕不在於張藝謀超生,或者說張藝謀超生只是讓真正的問題更容易聚焦,真正令外界不滿的,其實是當地計生部門採取了「雙重標準」的做法。


「找不到張藝謀」看起來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推脫責任的理由,但這樣做實際上卻把計生部門推到了更為被動的境地。跨省追捕記者都能辦到,要找到在中國響噹噹的導演又有何難。找不到,或許只是相關部門把張藝謀看成了「房間裏的大象」視而不見,甚或根本就沒有找過。但是,如果超生者的身分不是社會名人,而是普通市民,計生部門又是否會以「找不到人」結案罷休呢?


懷孕7月窮追引產顯矛盾

答案恐怕未必。去年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計生部門強制要求懷孕7個月的馮建梅引產,神情哀傷的母親與被引產出來的7個月大死嬰躺在病牀上的照片轟動全國,引發輿論廣泛質疑。事情起因是當地計生部門發現馮建梅懷孕未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理虧的當事人於深夜悄悄離家,以此躲避計生部門工作人員。但計生部門沒有因「找不到人」作罷,他們在當晚就找到了馮建梅,並且在第二天,還「陪護」其到醫院做引產手術。


緊捂撫養費資訊惹質疑

類似案例不是第一宗也不會是最後一宗。可以說,計生部門在不少人心中早已劣迹斑斑,惡名遠播。對照之下,無錫市計生部門對張藝謀的超生處理延宕至今,很難不給人留下「選擇性執法」、名人有特權的印象。


此外,益清律師事務所龐理鵬律師估計,張藝謀需要為3個孩子繳納高達上億元的社會撫養費。且不管罰款是否合理,作為超生罰款的社會撫養費,不僅徵收的標準混亂,而且這筆龐大的收入,用在哪裏,數額是多少,外界也幾乎一無所知。今年7月,浙江省碧劍律師事務所吳有水律師向全國31個省級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財政廳申請政府資訊公開,要求公開2012年度的社會撫養費總額、預算、開支以及審計情况等資訊。然而,有的地方政府超過法定答覆時間仍未給予明確答覆,有的則直接拒絕答覆。如同「三公」經費一樣,社會撫養費的總額與用途被捂得這麼緊,很難不讓人懷疑其中存在貪腐與濫用的貓膩。


須着手消除計生種種弊病

要深究這些問題,就勢必會牽扯到計劃生育制度的局限性與功利性。計劃生育往往只講最終效果,至於用何種手段達成,則由基層決定;一線計生工作人員為了完成計生任務,往往會無視程式正義與人道精神,甚至做出令人髮指的行為,喊出「寧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個」、「寧添十座墳,不添一個人」等令人汗顏與帶恐嚇性質的計生口號,只是衆多例子之一。而超生罰款細則自由裁量空間之大、監督力度之弱、透明度之差,又令計生工作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有些地方甚至暗地鼓勵超生,以此牟利。


這些弊端的出現,恐怕和計生制度的「異化」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還未完全廢棄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前,假如不着手矯正弊病重重的計生制度,類似陝西馮建梅的悲劇、張藝謀超生受到特殊對待、社會撫養費成了一筆糊塗帳的事,肯定還會發生。


作者為內地自由撰稿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