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早前提出,未來10年興建47萬個公私營單位,當中六成為公屋,惟地產建設商會(下稱地建會)近日向長策會提交意見書,指出若住宅供應過多,中產要承受樓價下跌的風險,又稱市場需求隨時有變化,質疑將公屋比例增至六成的建議是否適合。地建會建議,政府要增加住宅供應,應考慮將現時50幅綜合發展區(CDA)用地,改劃為住宅地,藉以釋放約3800萬方呎樓面。
質疑公營房屋增至六成比例
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剛於過去周一結束,地建會提交意見書,內容包括提出5項意見及5項建議。地建會指出,發展商支持政府解決供應短缺的問題,不過對於長策會建議把公私營住宅比例由五比五改為六比四,地建會稱目前公屋輪候冊中,近五成為非長者單身人士,需求隨時有變,質疑建議是否適合。
地建會又稱,一旦未來住宅供應過多令樓價下跌,將對中產人士造成影響,會方亦提醒政府在增加單位數量外,亦要注重質素,但認同發展郊野公園的周邊土地是可行做法。其餘意見包括重申政府應簡化補地價及換地程序,以及指出適當增加發展密度及放寬高限,是增加供應的最快方法。
籲50幅綜合發展地轉住宅地
地建會又提出多項中短期建議,包括將現時50幅劃為綜合發展區(CDA)而未發展用地,改劃住宅地,其中不少位於土瓜灣馬頭角及油塘。會方亦建議政府效法倫敦,提供誘因吸引發展商興建中小型單位,令大眾可負擔,以及改善交通運輸系統等。長期建議包括政府可考慮設租金補貼券,同時為出租單位訂下標準,可改善現時劏房問題,另可研究興建居住、工作兩用單位,並由發牌制度規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