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貧富懸殊及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作為本港社福機構的「龍頭」組織的社聯,在本月履新的新任行政總裁蔡海偉接受訪問指出,政府自15年前即1998年起已沒有作長遠福利規劃,根本無法認清包括長者的院舍供應、需求及輪候人數等狀况,建議政府在明年的《施政報告》除了要確切制訂低收入家庭補貼,亦應成立「長遠福利規劃委員會」,以5年為周期來訂定政策目標,減少人口老化帶來的影響。
與官交手「會盡量講道理」
社聯前行政總裁方敏生在今年5月底,以陪丈夫退休為由請辭,經遴選後決定由在社聯任職21年、原任政策研究及倡議業務總監蔡海偉接任,本月起生效,任期3年。蔡海偉昨稱,未來與政府官員交手時會盡量「講道理」,又指今屆政府確有成立扶貧委員會、長者生活津貼等,只是特首梁振英仍有不少政綱未落實,希望能促請對方盡快辦妥。
指特首不少政綱未落實
對於社福政策規劃,他批評政府自1998年展開最後一次5年福利規劃檢討後,再沒有為社福政策制訂長遠目標,直言現時政府僅能夠每年公布興建多少院舍、提供多少宿位,卻無法提供未來5年的供應、需求,或新建宿位可縮減多少輪候人數等數據。他認為,政府明年的《施政報告》除要落實低收入家庭補貼,亦應恢復以5年為周期的長遠福利規劃,包括成立長期福利規劃委員會,以處理相關事務。
冀盡快推退保諮詢
他又指出,委員會可檢視人口老化帶來的影響,舉例指出,如資源不足應付老化需要,可效法日本、美國等地設立長期護理服務的融資或保險制度,要求市民在40歲後開始特定供款,年長後有需要即可利用有關的中央基金,使用社區照顧或院舍服務等項目,認為與退休保障、強積金等制度沒有牴觸,希望政府明年盡快實行退保的公眾諮詢。
蔡海偉表示,社聯會繼續做政策倡議工作,身兼扶貧委員會成員的他指出,本港貧富懸殊嚴重,政府必須有適當的紓緩措施,以望貧窮率在5年後能有所下調。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