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股直通車 有望明年初啟動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08日 06:35
2013年12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擱置數年的港股直通車,有望雙城重啟:上海自貿區和深圳前海均有意搶頭一杯羹,建立內地個人投資香港資本市場的首個通道。消息人士預期,如果一切順利,港股直通車可在明年初啟動。


可惠及三方

分析指稱,港股直通車重啟,可至少使三方受益:港股可獲來自內地充裕民間閒散資金力挺,內地股市亦可為進一步開放和風險管控做好歷練,內地投資人則可通過進入香港這一國際資本市場為資金尋得更寬廣投資管道、也變得更為成熟。


實話實說,港股直通車概念炒作已久,如無實質推進,市場難有興奮點。早在2007年8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就選定天津濱海新區作試點,允許境內個人以自有外匯或人民幣購匯直接投資香港股市;這一最早的「港股直通車」概念,當時即給港股帶來一波行情,但拖宕至今未成行。如今,內地金融開放已是從上到下的共識,為積聚的民間資金疏導投資出口也迫在眉睫;此外,內地金融發展至今,政策盲點仍多,借鑒香港經驗不能紙上談兵,而香港作為聯繫內地與國際大市場的金融重鎮,無疑是踏出第一步的最合適落腳點。


政策到位 缺臨門一腳

最近一周內,上海自貿區和深圳前海開通港股直通車均有樂觀推進。中國央行發布的上海自貿區金融支持意見中,明言區內符合條件個人將可開展境外證券投資,這被解讀為試點新版「港股直通車」。而前海管理局在剛剛舉行的2014年前海發展思路座談會上透露,將首批試點內地居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開放內地投資者通過前海直接投資香港等境外資本市場。


然而,儘管思路上已有共識,但政策到位仍缺臨門一腳。


上海自貿區作為中國金融改革試驗田,即便是最新出臺的「央行30條」也是粗線條規定,細則欠缺。特別是通向港股直通車的意見條文中,「符合條件個人」應該如何定義,還有待進一步解釋。業內人士分析指稱,相信這不會以戶口論,而會以繳稅、就業等形式界定,從而使試點具備一定的體量。而深圳前海作為內地金融對外開放試驗視窗,在打通境內與境外兩個資本市場上早有謀局,但很可能目光更遠,政策出臺將不僅針對港股、更直指美歐市場,這可能需要政策制定者思慮更為成熟。


短期對港股影響有限

總體而言,港股直通車開啟後,應不會對香港資本市場產生大的影響。但目光放長遠看,制度成熟後內地民間資金源源流入,會對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聯通、互利產生極大利好。


據推測,上海自貿區和前海在設置個人投資港股的門檻上,起步或在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之間,監管機構透過證券公司來控制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對於起步階段,內地投資人應會邊觀望邊進入,而資金門檻也會限制一部分人進入,因此對港股而言,港股直通車開通後,資金的增量並非首要期待,更重要是打通兩個市場的長遠預期。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