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落區是中性工具操作不得其法朝野俱傷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0日 06:35
2013年1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推出政策措施,不滿的人會怎樣反應,政府無從判別,不過,政府在可能範圍內,要避免搭建的平台出現朝野對抗局面。以此檢視特首梁振英目前落區的情况,激進勢力以暴力手段破壞諮詢活動,固然要反對,但是諮詢安排若衍生鼓勵激進勢力衝擊會場的效果,政府的做法值得商榷;而且按現行安排,根本就不能收到兼聽則明之效,反而宛如淪為政治秀,耗費大量警力,看不到有任何積極意義。


落區聆聽只是工具

用好才有積極作用

政改諮詢,朝野初步取態南轅北轍,事態正在升溫,激進勢力除了語言暴力,擲雞蛋以外,昨日在議事堂更有取態激進的議員黃毓民發出危言,認為現在香港除了搞革命,已無出路,下次就「不是掟雞蛋,而是掟汽油彈」。香港會否出現革命?會否有人擲汽油彈?無人有水晶球可以預見。我們相信,大多數人期望理性和理智主導今次政改討論,不欲見到政改議題被激進勢力挾持(包括在朝和在野的激進勢力),因為不想香港出現亂局而陷入萬劫不復深淵。這個主觀良好願望能否實現,且看各方角力互動演變,無人可以預知結果。


政改角力前景不可知,但是梁振英若按既定安排,落區聆聽他要聽的民衆意見,必然會繼續出事,對社會安寧與和諧絕無好處。以往,董建華和曾蔭權做特首的時候,鮮有到地區直接與民衆溝通,聽取意見;梁振英落區是一樁好事,特別在政事蜩螗、社會深層次矛盾愈益凝重之際,直接面對市民,聆聽各方面意見,若操作得當,對政府更好地施政有一定積極作用。不過,若落區淪為政治秀,只為聆聽歌功頌德而來,根本就無意義,特別是諮詢的安排有變相縱容和鼓勵兩派勢力上演角力真人騷之嫌,強化對抗氛圍和社會撕裂,政府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梁振英落區出席論壇和諮詢安排,以先到先得方式決定入場人等,從歷次情况看來,擁梁與反梁兩個陣營爭奪座位,而結果多是擁梁陣營在人數上佔明顯優勢。所以,這個入場安排會造成對抗,使諮詢從一開始就蒙上陰影;另外,本報曾揭發有人組織輪候入場券,事態說明這類論壇和諮詢會,由一隻無形之手操控,目的顯而易見為梁振英保駕護航。


證諸這類活動,發言者盡多歌功頌德美言,不知道梁振英當場有什麼感受,不過,香港各方面發展停滯不前,社會撕裂日亟,梁振英應該聆聽的是如何消解深層次矛盾,促成和解與營造社會和諧的建言;而歷次活動鮮有建設性意見,若低民望的梁振英自我感覺良好,只滿足於藉此取暖,則活動即使再舉辦,對施政都不會有積極作用;所以,這類活動恍如「造勢大會」,選舉造勢宛如提前開展了。


這類論壇諮詢活動是政府行為,耗用公帑舉辦,除了活動開支,由於對抗氛圍濃烈,警方每次都要出動大批人力分隔人群和維持秩序,警隊這類執勤,當然不會逐次向政府收錢,但是潛在成本肯定可觀,最終仍然由納稅人埋單。梁振英首任任期還有3年半,若現行安排不變,則這類耗費龐大人力物力的活動,勢必佔用更多有限資源。


政府搭建諮詢平台

有責避免衍生對抗

論壇諮詢活動聽不到有建設性意見、耗費龐大,而活動安排成為擁梁反梁兩派的角力場,很難保證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假設梁振英落區目的是為聆聽意見,汲取民間智慧,為施政積聚能量,則應該首先要使這類活動變得有意義,而改變安排方式,淡化活動的對抗氛圍,是梁振英與政府不能迴避的問題。


例如,早有學者建議按全港或某區的人口組成比例,隨機抽出邀請對象,組成一個真正反映民意的社會縮影,令諮詢民意名副其實。事實上,香港電台聯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製作《衆言堂》節目,2010年起由研究計劃隨機抽樣抽出約100名市民,出席討論會,去年和今年梁振英都有出席這個節目,聆聽意見並與出席市民討論施政報告。從討論過程看來,與在地區諮詢會的甘言美句相比,出席《衆言堂》市民陳述的意見,對施政者應該更具啟發意義。


《衆言堂》是一個可以聽到真意見,也可以避免在場內出現衝擊場面的模式,實踐證明這個模式可以討論問題,社會不會因而進一步撕裂,而作為政府,明知道搭建的平台有衆多問題,理應設法改善;所以,梁振英落區接觸市民,值得肯定,但是他不應該對現行安排的風險置若罔聞,應該針對問題切實改變,做正確的事。就落區的安排,梁振英應該實事求是,糾正不恰當的做法,才能用好落區接觸市民這個工具,建立一套官民良性互動的模式。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