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巴西中產家庭壯大 不容忽視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3日 06:35
2013年1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問:我公司專營食品零售,有意開拓巴西市場,未知當地消費者概况如何?

答: 巴西是拉美最大經濟體,目前人口近2億,較2000年不足1.7億增加16%。多年來,巴西本土需求持續增加,原因之一是消費者容易取得信貸,經濟突飛猛進。商品價格上升及巴西政府實施有利的財政及貨幣政策帶動下,在2009至2012 年間,該國的人均GDP增44%,足證巴西經濟基礎堅實,對全球經濟日益重要。


巴西中產家庭正日益壯大,現時每月收入達150至520美元,是該國私人消費和零售業驚人增長動力。據巴西總統府戰略事務秘書處最近研究顯示,目前該國總人口52%,即約1億人可視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人數眾多,是香港類型產品的潛在消費者,但這並非該國經濟唯一亮點,龐大潛在購買力亦不容忽視。另外,以高檔市場為目標的公司應留意,巴西富裕人士愈來愈多。


問:那麼巴西的分銷現况如何?

答:雖然巴西擁有龐大的消費群以及經濟規模,但若以零售額及大型零售商的排名而言,巴西的零售市場並不特別耀眼。在拉美十大零售商中,僅兩家是巴西零售商,分別是Pao de Acucar(超級市場)及 Loj as Americas(折扣店)。


食品雜貨店的貨品物有所值,為顧客提供方便,佔巴西零售總額接近三分之一,一向是該國零售領域的主流。不過,這些食品雜貨店的規模龐大,加上有能力向供應商討價還價,為初涉巴西市場的供應商構成挑戰。巴西的零售市場十分分散,香港出口商要在當地找到合適買家及伙伴殊不容易,因此,初涉當地市場的供應商更須加深瞭解該國的零售和分銷企業。


葡語為官方語言 港商宜聘翻譯

問:開拓巴西市場有何潛在挑戰?

答:渴望在巴西市場取得成功的港商必須作好準備,迎接挑戰,包括貿易手續以及語言障礙等。縱使巴西海關已經電腦化,由SISCOMEX系統處理,但清關程序仍未如預期有效和迅速。不少進口商在清關方面遇上困難,尤以輸入與巴西直接競爭的產品如中國的紡織品及服裝為然。巴西海關特別留意普遍的低報貨價現象,並對來自中國的進口貨啟動眾多反傾銷措施和調查。


又例如,在拉丁美洲,巴西是唯一以葡萄牙語而非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事實上,巴西人一般只說葡語。雖然商界的情况較佳,但不少巴西商人,特別是任職高位者,在商務會議上都不說英語。初涉巴西市場的業者或會感到沮喪,因為如果沒有聘請傳譯員陪同,即使上街購物也很困難。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