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自《全民提名聯署約章》把進取泛民連成一線,揭起提名權爭議的序幕,選民提名支持比率在李飛來港後不跌反升至66%,建制派漸見其民意反響,固然袁國強不敢聲言選民提名有違法律原則,但梁愛詩、譚惠珠之流則以打擊選民提名為綱,鋪天蓋地於媒體痛斥選民提名違反《基本法》,妥協泛民則在旁搖旗吶喊,聲言港人有權提名是過於理想,甚是不切實際。
親中人士威脅泛民「爭取提名權只會引致政改被否決,市民屆時連投票權也沒有」無疑讓我們跌入圈套,以為政改只能依着中央路線走,最終引致民主旗幟下的戰友自我設限,為了符合《基本法》下的「偽框架」而保留提名委員會下的四大界別,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在街頭向市民解說四大界別票值不均強姦民意,在會議廳內公布的三軌方案卻依舊是提名架構,如此舉旗不定和自相矛盾的做法,實在異常諷刺。
即使泛民花盡心思提出五花八門的方案,幻想方案務實以符合中央口味,在中央擁有全盤的框架主導權的前提下,根本只是一廂情願。從提名委員會需符合「廣泛代表性原則」,到提委會須屬唯一提名機構,以至四大界別不可廢除,李飛如頒布聖旨般提出「機構提名」和「集體意願」……相關條件和要求日益增加,中央總有千千萬萬個理由說明泛民方案如何不合官方框架。既然框架不斷被中央收窄,如果港人繼續依着中央框架爭取政制改革,最終只會死胡同。
今天我們痛恨民主進程寸進尺退,但心底裏亦害怕成功,結果只懂跟着中央思維走,依照官方節奏起動,政改運動從不是把方案賣個好價錢、單純討價還價的遊戲,請仍在政界活躍的前線和民促會前輩,拿出30年前焚燒《基本法》反對「查良鏞方案」的氣概,重拾破釜沉舟的覺悟致力破除中央框架。
作者是學民思潮召集人
親中人士威脅泛民「爭取提名權只會引致政改被否決,市民屆時連投票權也沒有」無疑讓我們跌入圈套,以為政改只能依着中央路線走,最終引致民主旗幟下的戰友自我設限,為了符合《基本法》下的「偽框架」而保留提名委員會下的四大界別,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在街頭向市民解說四大界別票值不均強姦民意,在會議廳內公布的三軌方案卻依舊是提名架構,如此舉旗不定和自相矛盾的做法,實在異常諷刺。
即使泛民花盡心思提出五花八門的方案,幻想方案務實以符合中央口味,在中央擁有全盤的框架主導權的前提下,根本只是一廂情願。從提名委員會需符合「廣泛代表性原則」,到提委會須屬唯一提名機構,以至四大界別不可廢除,李飛如頒布聖旨般提出「機構提名」和「集體意願」……相關條件和要求日益增加,中央總有千千萬萬個理由說明泛民方案如何不合官方框架。既然框架不斷被中央收窄,如果港人繼續依着中央框架爭取政制改革,最終只會死胡同。
今天我們痛恨民主進程寸進尺退,但心底裏亦害怕成功,結果只懂跟着中央思維走,依照官方節奏起動,政改運動從不是把方案賣個好價錢、單純討價還價的遊戲,請仍在政界活躍的前線和民促會前輩,拿出30年前焚燒《基本法》反對「查良鏞方案」的氣概,重拾破釜沉舟的覺悟致力破除中央框架。
作者是學民思潮召集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