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使投資」 本小利大風險高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3年12月17日 06:35
2013年12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創業第一步,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第一桶資金,如果無的話,或者天使將落入凡間,向你伸出援手。


其實筆者是在說,於歐美已有20年歷史的「投資天使」(Angel Investors),或稱「商業天使」(Business Angels),意指富裕投資者會為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提供最早期的直接投資資金。成功拿到投資天使的支持,可以說是企業踏上資本市場的第一步;當企業開始有一定的營業額,便做下一步,就是Venture Capital (VC,創投資金);然後,如果有足夠的盈利,可以考慮Private Equity(PE,私募股權),最後,可以是被收購合併,或者最終IPO上市。


Google騰訊 成功例子

要數天使投資或VC的經典成功例子,Google在創辦初期曾獲VC投資,其後因為Google上市後股價升幅,帶動VC整個基金升值30倍;另外騰訊的其中一個天使投資人就是A8音樂集團創始人劉曉松,觀看今天的騰訊股價,便可證明天使投資絕對是「本小利大」的生意。當然,回報高,風險亦高。一般而言,10個項目中,如果成功「扑中」1、2個,達到數十倍的回報,再有2、3個是不過不失,就算其他5、6個項目不濟,整體上已經不錯;所以,VC或Angel的關鍵,是分散風險。


然而,香港的天使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發展還遠不如北京和上海。據悉,香港科技園在2011年聯結香港創業及私募投資協會,以及多間本地大學,非正式地組成香港天使投資脈絡(HKBAN),為科學園內超過400間的公司提供免費投資支援服務,並定期舉辦投資配對聚會,協助他們接觸天使投資人。


港仍處起步 落後京滬

參與HKBAN的天使投資人分為三類:(一)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佔逾40%);(二)成功的創業人士;(三)成功的工業家。香港仍然以第一類較多,若與美國比較,美國的天使投資人則以第二類較多,原因是他們是過來人,熟知創業時期籌集資金的艱難性,更加願意進行回饋。


而且,Angel和投資上市股票不一樣,通常投資者對企業實體營運的參與性會更高。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黃元山 經管人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