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股紛獲利 小注電訊股港視 /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23日 06:35
2013年1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動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未能紓緩市場流動性緊張,滬指在本已超賣的情况下再大跌2%,錄得9連跌。表面看,錢荒再現、滬指大跌是港股難以反彈的原因,但實際上,卻似是投資者積極獲利,而今年跑贏恒指愈多的股份,近期沽壓就愈沉重。本地電訊及電視市場上周五有兩大爆炸性新聞,極度惹人遐想,電訊股和香港電視(1137)不妨小注投機。


中央周五表示,已連續3天透過SLO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並且連續兩日透過官方微博宣布,並非按慣例操作結果滯後一個月披露,安撫市場的意圖明顯。金額巨大又釋出善意,卻依然難頂對流動性的瘋狂需求,7天回購利率低開後便立即上揚。


人行泵水3000億 未能托起A股

若說5次暫停逆回購是今次錢荒的主因,就算撇除近月急增的外匯佔款不談,單單這3天的3000億元亦應足以抵消有餘;若說聯儲局退市導致資金大規模流走,但中國始終有外匯管制,短時間內流走的規模大至足以令全國爆發錢荒,實在難以置信,當雙赤的印度、印尼等亦安然無恙,以此解釋更顯得不合理。筆者還是認為,很多資金都困在基建、房產等長期項目上,其中相當部分又是低效、缺乏現金流,只能不斷借新還舊。隨着時間過去,市場利率又不斷升高,滾動下去的難度就愈來愈高。


香港電訊收購邏輯詭異

對股市來說,錢荒是大敵,但在中央明示包底後,A股還要大跌2%,筆者覺得難以理解。港股方面,今年升得愈多的近期明顯轉弱。至今跑贏恒指超過10%的股份有716隻,當中較高位回落逾10%的多達504隻,而現時14天RSI仍高於70的更只有46隻,炒股不炒市也告一段落。幾隻今年的明星股如長汽(2333)、中滔環保(1363)、漢能太陽能(0566)等均沽壓沉重。


香港電訊(6823)斥資近189億元收購CSL全數股權,行業見併購,自然也利好同業股價。但有趣的是,在周五大升之前,數碼通(0315)及和記電訊(0215)的市值合共才大約200億元,而以18倍市盈率買入已明顯增長乏力的本地電訊商,天價收購背後的邏輯更顯得詭異。港府強行收回頻譜惹來電訊商不滿,但說到底,前者冀電訊市場國家化,後者則只是求財,若說餘下的電訊商陸續獲中資天價洽購,即使最終未必會發生,但投資者仍會覺得是大概率之事。


港視市值18億 有條件炒上

香港電視收購中移動香港附屬發展流動電視服務,最令人振奮的是「中移動」這三個字。電視是一個很敏感的行業,港視由不獲發牌,到現在收購一個中資企業來發展流動電視服務,中央的取態明顯有變,港視可說已進入試用期,只要表現合格就可獲得免費電視牌照,而立即重新聘用所有被解僱員工,也反映出王維基對前景相當樂觀。以集團逾30億元的帳面值,現在市值則略高於18億元,絕對有條件大幅炒上。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