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2007年起,所有在港售賣的預先包裝食物,均須按規定於包裝列出產品成分,包括按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國際編碼系統,以E字頭的編號列出產品當中所含的23種添加劑。
多由天然食材濃縮提煉
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表示,每個編號代表一種添加劑,最常用的增味劑包括代表味精的E621,以及E627、E635等(詳見圖)。由於不少人或對某些增味劑敏感,不少國家及地區要求在預先包裝食品以標籤列明成分。
他稱,這些常用的增味劑成分由天然食材而來,例如海帶、玉米、肉類、奶類、番茄、蘑菇等,廠商用化學方法提煉濃縮而成。他解釋,這些增味劑本身沒有味道,但可增強食物鮮味,惟加得太多會破壞食物的原味,食品製造商自然會調節,因此所加分量不會太多。
多由天然食材濃縮提煉
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表示,每個編號代表一種添加劑,最常用的增味劑包括代表味精的E621,以及E627、E635等(詳見圖)。由於不少人或對某些增味劑敏感,不少國家及地區要求在預先包裝食品以標籤列明成分。
他稱,這些常用的增味劑成分由天然食材而來,例如海帶、玉米、肉類、奶類、番茄、蘑菇等,廠商用化學方法提煉濃縮而成。他解釋,這些增味劑本身沒有味道,但可增強食物鮮味,惟加得太多會破壞食物的原味,食品製造商自然會調節,因此所加分量不會太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