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冰暴(ice storm)一般在深冬和初春之間、暖空氣進入冷空氣區時發生。冰暴不一定伴隨大風,亦非極度嚴寒,因此其風險可能被忽略。
當一股暖空氣闖入大型冷空氣區中間時,被冷空氣上下夾着,從上層冷空氣區落下的雪花,會被中間的暖層溶化成雨水。雨水繼續下降至最下層的冷空氣區時,會出現「過冷」現象,令雨水快速變冷至冰點以下,卻依然保持液態。這些「過冷雨滴」到達地面、接觸到硬物時,就會馬上凍結成半透明的冰凌,並包裹在所附物件的表層。
異常12月暖流北上肇禍
美國紐約地區近日天氣異常溫暖,該股暖空氣上周六北上進入加拿大,是導致今次冰暴的元兇。
與一般風暴不同,冰暴不一定帶來強風,亦不一定異常嚴寒,造成災害的主要原因是冰凌重量令樹木、電纜和電線杆無法負荷而倒下,或是令變壓站短路,導致停電,影響如醫院等緊急服務設施。路面上的冰凌也會令汽車失控或行人跌倒。
北美在1998年1月發生歷來造成最嚴重破壞的冰暴,多達300萬人斷電。
加拿大研究人員估計,隨着氣候變暖,多倫多所在的南安大略省地區在冬天會有更多雨水,因此發生冰暴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