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本港和澳門相繼發現千元偽鈔,而且數量續有增加,有市民為免招致損失,到銀行兌換其他面額鈔票,這個做法可以理解,但是並無必要。今次千元偽鈔雖然仿真度高,一般人難以判別,但是從迄今發現假金牛數量不算太多看來,相信當局已經及早發現,並向市民示警,形成整體社會共同應對的局面,只要當局就偽鈔情况保持高透明度,讓市民明瞭箇中情况,同時警方加緊偵查,則無論偽鈔集團有多狡詐,都不會擾亂香港的金融秩序,市民生活受影響程度也會減至最低。
高透明度有助了解實况
減少市民猜度與恐慌
日前,警方公布發現2003年版中國銀行的千元偽鈔,昨日再公布發現2003年版匯豐銀行的千元偽鈔;另外,澳門一些賭場亦先後發現2003年版的中銀和匯豐的假金牛。所以,在港澳地區,近期發現的假金牛,共同點是2003年版,分別由中銀和匯豐發行;按本港警方描述,兩種偽鈔的特徵相似,雖然現在仍然不能下結論,但是不排除乃同一偽鈔集團所為。數量方面,迄昨本港共發現29張假金牛(中銀版22張、匯豐版7張),澳門方面發現較多,澳警公布近日發現28張,中銀版佔15張、匯豐版有13張,另外,澳警透露去周已發現63張中銀版假金牛。
港澳一衣帶水,偽鈔集團選擇在聖誕假期前後,市面消費活躍時刻「散貨」,目的為「博大霧」,特別是澳門的賭場,大量現金進出,有利於偽鈔集團操作偷龍轉鳳或魚目混珠。偽鈔集團有其盤算,不過,港澳差不多同時間揭發有偽鈔在市面流通,反映兩地的監察機制及時有反應並確定事態,從這個角度看來,港澳兩地警方從發現偽鈔到溝通協作,對掌握情况和採取應對措施,起到積極作用。
偽鈔集團並非善類,它們耗費不菲印製偽鈔,當然不止於目前港澳已經發現的約100多張假金牛,按過去發生的情况,偽鈔集團的「營運」極其狡詐。例如2003年,市面發現一些被形容為「高清假金牛」的偽鈔,曇花一現之後銷聲匿迹;到2007年,同一批假金牛重現市面,由當年3月起長達9個月,當局陸續檢獲相同版本的假金牛共約2300張,從時間跨度,說明偽鈔集團的清洗操作安排,極具耐心和算計。回顧偽鈔集團當年處理假金牛,有助了解今日的景况。
今次發現的假金牛,雖然不知道覆蓋面有多廣和滲透率有多深,但是,有3種情况值得注意:
(1)未來一段日子,有可能會發現更多假金牛,市民對此不宜大驚小怪;
(2)除了中銀和匯豐的2003年版假金牛,要注意2010年版的鈔票防偽特徵,有否被偽鈔集團攻破,而另一家發鈔銀行渣打發行的鈔票有否被偽造,都值得關注,若偽鈔僅限於2003年版,渣打鈔票並無被偽造,則問題有限;
(3)按當年的情况,即使2003年版假金牛暫時消失了,也不能排除它在什麼時候重現江湖,2003年版偽鈔仿真程度之高,實際上嚴重損害了這個版本千元鈔票的公信力,銀行應該回收,逐漸使它從日常流通貨幣消失,才是釜底抽薪的做法。
今次假金牛事件,迄今港澳檢獲的數量不算多,看來與港澳當局發現得較早有關;而警方與金管局即時公布相關信息,並詳細指出新版偽鈔的特徵,教導市民辨別真偽,有助於穩定市民的情緒。所以,歸結起來,當局在偽鈔種種情况保持高度透明,讓市民及時知道最新情况,毋須在不知情下胡亂猜度,可以避免出現相驚伯有的無謂恐慌。
市民求安心可理解
勿反應過度自尋煩惱
市民到銀行兌換千元鈔票,將之打散以求安心;一些商號聲言不收2003年版的金牛,以免招致損失等做法,都可以理解。不過,已知假金牛的規模有限,若因此而影響社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這是自找麻煩。按警方提供的數字,本港偽鈔佔發行鈔票的比率,每100萬張只有1.4張,與加拿大元28張、歐元34張和英鎊247張相比,本港的偽鈔比率其實很低;當然,偽鈔一張都嫌多,因為它會造成一些人心理上的不安,但是2003年版千元鈔票,中銀和匯豐發行的共約9000萬張,已發現偽鈔的比率極低,而且事件已經曝光,警方、銀行、金管局等各方面都在處理,在此情况下,市民若為此反應過度,無異於自尋煩惱,絕不值得。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高透明度有助了解實况
減少市民猜度與恐慌
日前,警方公布發現2003年版中國銀行的千元偽鈔,昨日再公布發現2003年版匯豐銀行的千元偽鈔;另外,澳門一些賭場亦先後發現2003年版的中銀和匯豐的假金牛。所以,在港澳地區,近期發現的假金牛,共同點是2003年版,分別由中銀和匯豐發行;按本港警方描述,兩種偽鈔的特徵相似,雖然現在仍然不能下結論,但是不排除乃同一偽鈔集團所為。數量方面,迄昨本港共發現29張假金牛(中銀版22張、匯豐版7張),澳門方面發現較多,澳警公布近日發現28張,中銀版佔15張、匯豐版有13張,另外,澳警透露去周已發現63張中銀版假金牛。
港澳一衣帶水,偽鈔集團選擇在聖誕假期前後,市面消費活躍時刻「散貨」,目的為「博大霧」,特別是澳門的賭場,大量現金進出,有利於偽鈔集團操作偷龍轉鳳或魚目混珠。偽鈔集團有其盤算,不過,港澳差不多同時間揭發有偽鈔在市面流通,反映兩地的監察機制及時有反應並確定事態,從這個角度看來,港澳兩地警方從發現偽鈔到溝通協作,對掌握情况和採取應對措施,起到積極作用。
偽鈔集團並非善類,它們耗費不菲印製偽鈔,當然不止於目前港澳已經發現的約100多張假金牛,按過去發生的情况,偽鈔集團的「營運」極其狡詐。例如2003年,市面發現一些被形容為「高清假金牛」的偽鈔,曇花一現之後銷聲匿迹;到2007年,同一批假金牛重現市面,由當年3月起長達9個月,當局陸續檢獲相同版本的假金牛共約2300張,從時間跨度,說明偽鈔集團的清洗操作安排,極具耐心和算計。回顧偽鈔集團當年處理假金牛,有助了解今日的景况。
今次發現的假金牛,雖然不知道覆蓋面有多廣和滲透率有多深,但是,有3種情况值得注意:
(1)未來一段日子,有可能會發現更多假金牛,市民對此不宜大驚小怪;
(2)除了中銀和匯豐的2003年版假金牛,要注意2010年版的鈔票防偽特徵,有否被偽鈔集團攻破,而另一家發鈔銀行渣打發行的鈔票有否被偽造,都值得關注,若偽鈔僅限於2003年版,渣打鈔票並無被偽造,則問題有限;
(3)按當年的情况,即使2003年版假金牛暫時消失了,也不能排除它在什麼時候重現江湖,2003年版偽鈔仿真程度之高,實際上嚴重損害了這個版本千元鈔票的公信力,銀行應該回收,逐漸使它從日常流通貨幣消失,才是釜底抽薪的做法。
今次假金牛事件,迄今港澳檢獲的數量不算多,看來與港澳當局發現得較早有關;而警方與金管局即時公布相關信息,並詳細指出新版偽鈔的特徵,教導市民辨別真偽,有助於穩定市民的情緒。所以,歸結起來,當局在偽鈔種種情况保持高度透明,讓市民及時知道最新情况,毋須在不知情下胡亂猜度,可以避免出現相驚伯有的無謂恐慌。
市民求安心可理解
勿反應過度自尋煩惱
市民到銀行兌換千元鈔票,將之打散以求安心;一些商號聲言不收2003年版的金牛,以免招致損失等做法,都可以理解。不過,已知假金牛的規模有限,若因此而影響社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這是自找麻煩。按警方提供的數字,本港偽鈔佔發行鈔票的比率,每100萬張只有1.4張,與加拿大元28張、歐元34張和英鎊247張相比,本港的偽鈔比率其實很低;當然,偽鈔一張都嫌多,因為它會造成一些人心理上的不安,但是2003年版千元鈔票,中銀和匯豐發行的共約9000萬張,已發現偽鈔的比率極低,而且事件已經曝光,警方、銀行、金管局等各方面都在處理,在此情况下,市民若為此反應過度,無異於自尋煩惱,絕不值得。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