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世紀20年代,美國Hires家族為保護自己的飲料業務,在普通股外為自己發行了一批有控制性投票權的股票。他們可能沒有想過,事隔將近一世紀,這種同股不同權的制度仍大行其道,並經過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改造,衝擊着香港監管制度的大門。
對於是否修例並給阿里巴巴開綠燈,證監會始終如一地反對。當局明白到,一旦放行,香港近年努力推動的一系列改善企業管治的措施,可能會付諸一炬。
合伙人制 是潮流還是逆流
在雙重股權制下,創辦人手持擁有超級投票權的股票,即使投資者持有較多股權,公司決策權亦始終由創辦人掌握。
儘管阿里巴巴堅稱其合伙人制與雙重股權制是兩回事,但在合伙人制度下,只有馬雲帶領的合伙人團隊有權提名大多數董事會成員,亦只有董事會成員能決定公司管理層,從而集決策權於一身,這與雙重股權制的原意完全一樣。
馬雲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支持合伙人制的理由,是雙重股權制度在海外逐漸興起,尤其在美國相當盛行,香港應該效法以免落後於人。但事實是,加強企業管治才是近年全球的趨勢,同股不同權的制度,與港交所及證監會近年多項提高企業管治水平的措施,存在理念上的衝突。
證監近年致力加強企業管治
證監會近年加強監管力度,引入新的披露規則及保薦人新規,港交所則從董事質素方面着手,提倡董事再培訓及企業內部監察制度透明化,同時要求上市公司增加獨立董事的比例,並把不同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專業人士納為董事會成員。
黃天祐﹕合伙人制 乃人治非法治
香港董事學會主席黃天祐解釋,政策的理念是防止企業變成「一言堂」,集權思維很容易令人沖昏頭腦,因此才需要有獨立董事。正如著名股評人David Webb在2003年得到基金股東的支持,獲選為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其後提出把上市審批權由港交所移交給證監會,雖然和董事會的主流意見大相逕庭,但卻為港交所的管治帶來新的思維。
然而,合伙人制度恐怕無法帶出這樣的效果,因為在合伙人制度下,大多數的董事都由合伙人提名。黃天祐指出,這跟以往的家族企業無異,他們所選的董事,思考模式可能與創辦人一樣,亦未必有勇氣反對創辦人的提案,獨立董事的獨立程度成疑。他指出,任何機制的最頂層都是制度而不是人,合伙人制把「法治」變成「人治」,是反潮流的表現。
會計師﹕同股同權 不應走回頭路
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夏其才表示,香港從80年代廢除AB股開始,走的就是同股同權的路,整個趨勢是邁向公平,沒理由因為一家公司的要求而重回以前的模式。
馬雲及李小加強調,美國有不少企業憑着雙重股權制保護了創辦人的經營理念,可是,他們只看到如Google及facebook等成功例子,沒有向香港投資者介紹當地全面的情况﹕即使在美國這個最歡迎雙重股權制的地方,廢除雙重股權制的聲音亦從沒止息。儘管當地有充分的配套措施及嚴謹的保障制度,但當企業爆出醜聞時,仍然暴露不平等股權制的弊端。
Groupon例子 備受批評
Groupon的股東應該有深刻的感受,這家美國團購公司在去年初上市半年後公布錄得虧損,核數師安永更表示「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股價迅速由招股價20美元跌至去年低位2.63美元,至本周四報11.99美元,仍大幅低於招股價。投資者炮轟創辦人之一兼行政總裁Andrew Mason,但他堅拒辭職,因為在雙重股權制下,3名創辦人雖然只持有33%的A股,卻透過持有B股擁有超過五成的投票權,投資者只能眼巴巴看着股價大跌,除了沽貨離場,他們沒有罷免權力。
國際討論偏向收緊監管
阿里巴巴一事的確引起國際間重新討論是否容許雙重股權制,但結論都是偏向收緊監管。例如在英國首相卡梅倫拉攏阿里巴巴到倫敦上市的同時,英國金融操守局(FCA)卻發表報告,明確指出在當地上市的企業都應同股同權。
阿里巴巴及其支持者批評監管機構「屈於壓力、懼怕爭議或者懶於作為」。但正如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日前表示,香港不可以滯後於全球的企業管治標準。港交所打算為雙重股權問題展開諮詢,阿里巴巴亦擺明有意以香港為上市地,相關的爭論2014年仍會沒完沒了。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對於是否修例並給阿里巴巴開綠燈,證監會始終如一地反對。當局明白到,一旦放行,香港近年努力推動的一系列改善企業管治的措施,可能會付諸一炬。
合伙人制 是潮流還是逆流
在雙重股權制下,創辦人手持擁有超級投票權的股票,即使投資者持有較多股權,公司決策權亦始終由創辦人掌握。
儘管阿里巴巴堅稱其合伙人制與雙重股權制是兩回事,但在合伙人制度下,只有馬雲帶領的合伙人團隊有權提名大多數董事會成員,亦只有董事會成員能決定公司管理層,從而集決策權於一身,這與雙重股權制的原意完全一樣。
馬雲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支持合伙人制的理由,是雙重股權制度在海外逐漸興起,尤其在美國相當盛行,香港應該效法以免落後於人。但事實是,加強企業管治才是近年全球的趨勢,同股不同權的制度,與港交所及證監會近年多項提高企業管治水平的措施,存在理念上的衝突。
證監近年致力加強企業管治
證監會近年加強監管力度,引入新的披露規則及保薦人新規,港交所則從董事質素方面着手,提倡董事再培訓及企業內部監察制度透明化,同時要求上市公司增加獨立董事的比例,並把不同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專業人士納為董事會成員。
黃天祐﹕合伙人制 乃人治非法治
香港董事學會主席黃天祐解釋,政策的理念是防止企業變成「一言堂」,集權思維很容易令人沖昏頭腦,因此才需要有獨立董事。正如著名股評人David Webb在2003年得到基金股東的支持,獲選為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其後提出把上市審批權由港交所移交給證監會,雖然和董事會的主流意見大相逕庭,但卻為港交所的管治帶來新的思維。
然而,合伙人制度恐怕無法帶出這樣的效果,因為在合伙人制度下,大多數的董事都由合伙人提名。黃天祐指出,這跟以往的家族企業無異,他們所選的董事,思考模式可能與創辦人一樣,亦未必有勇氣反對創辦人的提案,獨立董事的獨立程度成疑。他指出,任何機制的最頂層都是制度而不是人,合伙人制把「法治」變成「人治」,是反潮流的表現。
會計師﹕同股同權 不應走回頭路
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夏其才表示,香港從80年代廢除AB股開始,走的就是同股同權的路,整個趨勢是邁向公平,沒理由因為一家公司的要求而重回以前的模式。
馬雲及李小加強調,美國有不少企業憑着雙重股權制保護了創辦人的經營理念,可是,他們只看到如Google及facebook等成功例子,沒有向香港投資者介紹當地全面的情况﹕即使在美國這個最歡迎雙重股權制的地方,廢除雙重股權制的聲音亦從沒止息。儘管當地有充分的配套措施及嚴謹的保障制度,但當企業爆出醜聞時,仍然暴露不平等股權制的弊端。
Groupon例子 備受批評
Groupon的股東應該有深刻的感受,這家美國團購公司在去年初上市半年後公布錄得虧損,核數師安永更表示「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股價迅速由招股價20美元跌至去年低位2.63美元,至本周四報11.99美元,仍大幅低於招股價。投資者炮轟創辦人之一兼行政總裁Andrew Mason,但他堅拒辭職,因為在雙重股權制下,3名創辦人雖然只持有33%的A股,卻透過持有B股擁有超過五成的投票權,投資者只能眼巴巴看着股價大跌,除了沽貨離場,他們沒有罷免權力。
國際討論偏向收緊監管
阿里巴巴一事的確引起國際間重新討論是否容許雙重股權制,但結論都是偏向收緊監管。例如在英國首相卡梅倫拉攏阿里巴巴到倫敦上市的同時,英國金融操守局(FCA)卻發表報告,明確指出在當地上市的企業都應同股同權。
阿里巴巴及其支持者批評監管機構「屈於壓力、懼怕爭議或者懶於作為」。但正如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日前表示,香港不可以滯後於全球的企業管治標準。港交所打算為雙重股權問題展開諮詢,阿里巴巴亦擺明有意以香港為上市地,相關的爭論2014年仍會沒完沒了。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