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電增加氣源 有利穩燃料費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31日 06:35
2013年12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電與內地於2008年簽訂西氣東輸供氣協議,埋下燃料費大增的伏線;其實,中電最近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中電於2008年與內地簽訂的供氣協議,除了落實西氣東輸,餘下2項協議包括與中海油簽訂長期供氣協議,以及內地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向香港供氣。城大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認為,增加氣源對中電有利,長遠燃料費有望回穩。


中海油長期供氣

電費由基本電費及實報實銷的燃料費組成,過去3年兩電增加天然氣發電,燃料費已急升,中電剛獲政府批准的5年發電計劃,預料2018年的燃料費高達每度電56.4仙,是今年的1.5倍,主要原因是轉用西氣東輸供氣所致。


鍾兆偉表示,全球天然氣價格以地域區分,美國天然氣價維持在每百萬英熱單位約4美元,歐洲介乎11至12美元,內地則高達18美元,與西氣東輸供港天然氣價格相若。他預測,因市場競爭,未來幾年天然氣價維持高企,到了2017年全球供應增加,價格有望回落。


他指中電到2018年會全數轉用西氣東輸供電,換言之,每度電56.4仙的燃料費已完全反映西氣東輸的價格,「若中電於2018年前與中海油簽訂供氣合約,從外國採購天然氣,氣價有機會低於西氣東輸,長遠燃料費有機會回穩,至少不會繼續加落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