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股基金﹕美股雖貴仍可吸納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31日 06:35
2013年12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經濟持續改善,美股下半年回勇,道指及標普50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氣勢如虹。不過,市場擔心「衝上雲霄」後的美股高處不勝寒,加上不少股票已錄得一定升幅,貝萊德投資團隊向本報表示,對美國經濟復蘇具有信心,雖然很多股票已不再便宜,但呆坐場邊,被通脹蠶食現金的風險,其實可能較入場投資更大,並揚言未來會繼續增持股票。


小型股昂貴 大型股仍可買

貝萊德表示,美國經濟增長相信可超越近年的2%,慢慢攀升至2.5%,並保持於該水平,而全球經濟持續改善,對股市而言是利好消息。加上聯儲局持續量寬的貨幣政策、持續改善的房地產市場及低企的能源價格,均有助增強企業及消費者信心,支持增長。


不過,美股瘋升一輪後,貴貨充斥市場,現時是否合適的掃貨時間?「我們認為美國現時仍有投資機遇,亦不存在泡沫恐慌,但美股的確已不再便宜,尤其是小型股票更是不合理地昂貴,所以較傾向大型及超大股企業。當股價上升後,收益就依賴盈利增長多於市盈率的擴張,揀選個股將成關鍵。」


根據晨星亞洲資料,美國大型股票基金表現的確優秀,不論是增長型、均衡型或是價值型,部分由年初至今已錄得接近四成甚至超過此水平的升幅,當中MS INVF 美國增長基金A便有高達47.29%的正增長。


貝萊德投資團隊認為,製造業已見反彈,相信周期性的企業可從中得到支持,一般而言,這類公司較防守性的便宜,同時亦可受惠於環境經濟改善,另外,科技及能源板塊亦可考慮。


除了美國,該行認為其他股市仍具吸引的投資價值,特別是日本及歐洲的股票。


股票仍比現金債券更吸引

聯儲局政策、逐漸「痊癒」的房產市場及低能源價格均利好股市發展,縱然股票已不再便宜,但貝萊德認為投資者仍應該增持股票,「投資者要謹記,比起現金及債券,股票仍然有更好的價值,總之,我們將繼續增持股票。」該行又指,現時有許多人仍然呆坐場邊,「我們認為不投資的風險,並不是錯過市場的升勢,而是通脹蠶食你所持的現金,當中的風險已超過進入投資市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