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憂回歸後中央干預 鍾士元倡「築壩」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04日 06:35
2014年01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不少人擔心「西環治港」,原來早於1984年,中央干預香港事務是當時香港行政局最擔心的事。時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當年6月與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會面時,提出香港和中國應該設立隔離「堤壩」機制,中央委任一委員會,由有國際地位的中國人監察《基本法》實施。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則在另一場合亦說擔心中國暗裏干預港務,因為中國政府「沒有自由社會的概念」。時事評論員李鵬飛表示,當年鍾士元看得很準,現在中央政府與香港之間的「堤壩」已開始破損,中央政府的干預愈趨明顯。


委具國際地位中國人 監察基本法落實

根據多份英國內部文件所述,如何確保中央政府在97後不干預香港事務是英方主要目標。英方的策略有3招:一是在97前落實政改,設立民主化自治政府,並訂明97後不會有本質上改變,但中方談判團團長周南在1984年3月的第10輪談判,講明97後的政制都應該可以由港府來改變,惟要符合《基本法》。


第二招是讓香港參與國際組織,透過外交方式確保中國不會干預港政,時任英國外相賀維曾提出要加緊向歐洲國家交流中英談判的資訊。第三招則是爭取在中英協議,盡量有詳盡的細節,包括有利香港的細節。


周南批英模糊自治獨立

不過,英方提出的草擬協議文本,當年4月即被周南狠批,指在附件部分的內容根本不能接受,如「某些權利專屬香港」、「香港以外的地方無否決權」。周南稱,這是把自治與獨立的分別模糊化,這些字眼最終不再見於《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行政局議員1984年1月訪英,曾提出更前衛的抗干預方案,由包括英國在內代表組成國際顧問委員會,任何有關香港制度的改變,均須經過該委員會批准,惟英方不接納。行政局議員會晤戴卓爾夫人時,鄧蓮如追問如何防止中方暗裏干預香港,戴卓爾稱這也是她的擔心,「中國沒有自由社會的概念,不過,中方必須要衡量干預是否壞處多於好處」。當時鍾士元稱,香港人懼怕中國在「高度自治」上會反口,戴卓爾夫人回應說,「這也是我的懼怕」。另一行政局議員羅德丞亦擔心香港會有潛伏改變,具有成為中國內政的棋子的危險,故97年後要有獨立機構繼續監察,戴卓爾夫人則稱英國會繼續監察。


戴卓爾:中國無自由社會概念

及至6月,3名行政局非官守議員鍾士元、利國偉及鄧蓮如訪問北京與鄧小平會面,先提出港人3大憂慮,即擔心治港人士實際被北京操控、負責中央對港政策的中低層幹部可能干預港政,以及國家領導人走極左政策,不再守「一國兩制」與50年不變承諾。


會面中,鍾士元亦提出3項建議,一是中英的協議必須具體、有約束力,並要作為《基本法》依據;二是《基本法》應由港人與北京代表在港一同草擬;三是建立一個由有國際威望與聲譽的中國人當委員的委員會,監察《基本法》的落實和修改,更比喻說一個小城市要搬到一個經常氾濫、過去30年每10年都有氾濫的地方,故應在中港建立防氾濫堤壩。鍾士元其後對英表示中方接受首項建議,餘下要考慮。


李鵬飛對本報稱,當時曾有「河水不犯井水」的討論,鍾士元對他說過「堤壩比喻」,稱如果一旦開閘,河水便會衝向井水,他認為當年鍾士元看得準確,現在確實干預愈來愈嚴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