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恒指全年升幅少於3%,如是持有表現與恒指同步的盈富基金(2800),回報可算平平,但其實恒指全年高低點的波幅約有兩成,若買對板塊,比如有追捧科網股如騰訊(0700)或濠賭股如銀河娛樂(0027),隨時有接近一倍的賺幅。當然,如買錯股票,不要說3%的回報,甚至可以蝕大錢。
可以這樣說,「買股不買市」,漸漸成為投資港股的重要原則,而事實上去年不少基金能跑贏大市,這是多年來少見,也可歸功有關基金能成功「買股不買市」的策略,而筆者也開始質疑,恒指的變化,是否真的能反映「大市」?
去年樓價指數升 卻見蝕讓個案
其實,同一問題也似漸漸在樓市出現,去年中原樓價領先指數全年升幅同樣不足3%,如計入租金回報,似乎買樓全年總回報可能高於5厘,至少可跑贏逾4%的年通脹率。然而,過去一年,市場卻也錄得不少蝕讓個案,部分更可能是2至3年前入市仍要虧損離場,可見樓價指數升,並不代表去年所有單位都是升值,而在樓市成交因辣招而極度萎縮下,一些逾萬伙的大型屋苑,每月可能只有十餘宗成交,則由此而計算得出的樓價指數,是否能真實反映大市走向,也漸成疑問。
不說二手,去年就算是一手樓,也可以是表現迥異,如九龍站天璽劈價賣貨尾,以及之後開售的佐敦The Austin和灣仔囍匯等,固然賣得熱哄哄,但如東涌的昇薈,以及筲箕灣的房協樂融軒,雖然開價並不進取,銷情卻是非常慢熱,那「整體」一手盤是熾熱,還是受壓?
發展商開價迥異 後市看法分歧
又如長實(0001)的天后新盤DIVA,日前開價低過毗鄰另一新盤接近兩成,貫徹近一年多長實賣樓寧求量不求價的取向,但昨日嘉里(0683)旗下西半山新盤高士台,卻又宣布以高於同區二手兩至三成樓價開賣,反映不同發展商對後市取態截然不同。當然,大家相信長實主席李嘉誠看市的功力,會較其行家是高或是低?也是十分有趣。
新盤「面價」不跌 未計大量優惠
另外,現在發展商賣樓,「面價」往往不減,卻會提供大量回贈額印及其他優惠,涉及金額可由一成多至兩成半不等,筆者不知道將來計算樓價指數,會不會也計入有關優惠或回贈,如不計,則一手樓樓價表面可能沒有重大變化,但如計入有關折扣優惠後,真正樓價可能已跌了一成多至兩成以上不等,情况就等同多年前商廈市場低迷時,大業主可能不減租,但卻可以提供半年甚至更長的免租期,更有業主會提供免費裝修,而筆者記起一個紅磡住宅租盤,只要承租簽兩年租約,大業主便送出一輛價值數十萬元的平治房車,如此商廈或住宅租金可能沒大跌,但真正租值卻已大跌而不為市場所知!
美啟動退市 債息趨升不利樓市
美國聯儲局上月宣布啟動退市,雖然初期減少買債幅度不大,並宣布會維持較長的低息期,令金融市場並不為意,首數天美股更創新高,連港股恒指也一度重上23,000點以上水平。
然而,聯儲局雖能維持短息近零(圖1),但美國10年期長債息卻多番升至3厘以上水平,而過去數年,尤其是在2008年美國首次推出貨幣量化寬鬆(QE)後,香港樓價表現確與美國10年期長債息呈密切的相反關係,即每當QE加碼而長債息被壓低,香港樓價便愈表現得亢奮(圖2),而現在美國已宣布啟動退市,若美國10年期長債息真的突破3厘阻力,並向3.5厘甚至4厘進發,而仍說香港樓價會不受影響,那只可以說是自欺欺人而已。
其實,除了要留意美國啟動退市對長息的影響,也要留意內地央行近月屢屢停止逆回購,猶如變相收緊銀根,雖然人民銀行未有調高主要存貸利率,但內地拆息已多番大幅波動,已產生類同加息或挾息的效果。
內地停逆回購 效果如加息
同一道理,美聯儲不主動調高拆借息率,市場利率也可因聯儲局減少買債而上升,對經濟、股市和樓市的影響,實不可不防也。
踏入2014年,新的樓市形勢會是如何,到底是美國退市利淡,還是因歐美和中國經濟復蘇而利好?到底會是如今年蛇年,樓市在政府推出加碼辣招後如蛇冬眠一樣,交投繼續萎縮而繼續牛皮,還是如即將來臨的馬年,可以躍動起來?
《明報》將在本月14日(周二)舉辦「馬年樓市與風水」講座,分別請來香港大學建築博士論文得獎者、清華大學客席教授兼建築師蔣匡文博士主講「從流年看香港經濟與樓市」,以及由萊坊國際大中華研究及諮詢主管林浩文主講「中國與香港樓市周期分析」,有興趣讀者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mpfinance.com/mpjan14.htm
撰文﹕陸振球
可以這樣說,「買股不買市」,漸漸成為投資港股的重要原則,而事實上去年不少基金能跑贏大市,這是多年來少見,也可歸功有關基金能成功「買股不買市」的策略,而筆者也開始質疑,恒指的變化,是否真的能反映「大市」?
去年樓價指數升 卻見蝕讓個案
其實,同一問題也似漸漸在樓市出現,去年中原樓價領先指數全年升幅同樣不足3%,如計入租金回報,似乎買樓全年總回報可能高於5厘,至少可跑贏逾4%的年通脹率。然而,過去一年,市場卻也錄得不少蝕讓個案,部分更可能是2至3年前入市仍要虧損離場,可見樓價指數升,並不代表去年所有單位都是升值,而在樓市成交因辣招而極度萎縮下,一些逾萬伙的大型屋苑,每月可能只有十餘宗成交,則由此而計算得出的樓價指數,是否能真實反映大市走向,也漸成疑問。
不說二手,去年就算是一手樓,也可以是表現迥異,如九龍站天璽劈價賣貨尾,以及之後開售的佐敦The Austin和灣仔囍匯等,固然賣得熱哄哄,但如東涌的昇薈,以及筲箕灣的房協樂融軒,雖然開價並不進取,銷情卻是非常慢熱,那「整體」一手盤是熾熱,還是受壓?
發展商開價迥異 後市看法分歧
又如長實(0001)的天后新盤DIVA,日前開價低過毗鄰另一新盤接近兩成,貫徹近一年多長實賣樓寧求量不求價的取向,但昨日嘉里(0683)旗下西半山新盤高士台,卻又宣布以高於同區二手兩至三成樓價開賣,反映不同發展商對後市取態截然不同。當然,大家相信長實主席李嘉誠看市的功力,會較其行家是高或是低?也是十分有趣。
新盤「面價」不跌 未計大量優惠
另外,現在發展商賣樓,「面價」往往不減,卻會提供大量回贈額印及其他優惠,涉及金額可由一成多至兩成半不等,筆者不知道將來計算樓價指數,會不會也計入有關優惠或回贈,如不計,則一手樓樓價表面可能沒有重大變化,但如計入有關折扣優惠後,真正樓價可能已跌了一成多至兩成以上不等,情况就等同多年前商廈市場低迷時,大業主可能不減租,但卻可以提供半年甚至更長的免租期,更有業主會提供免費裝修,而筆者記起一個紅磡住宅租盤,只要承租簽兩年租約,大業主便送出一輛價值數十萬元的平治房車,如此商廈或住宅租金可能沒大跌,但真正租值卻已大跌而不為市場所知!
美啟動退市 債息趨升不利樓市
美國聯儲局上月宣布啟動退市,雖然初期減少買債幅度不大,並宣布會維持較長的低息期,令金融市場並不為意,首數天美股更創新高,連港股恒指也一度重上23,000點以上水平。
然而,聯儲局雖能維持短息近零(圖1),但美國10年期長債息卻多番升至3厘以上水平,而過去數年,尤其是在2008年美國首次推出貨幣量化寬鬆(QE)後,香港樓價表現確與美國10年期長債息呈密切的相反關係,即每當QE加碼而長債息被壓低,香港樓價便愈表現得亢奮(圖2),而現在美國已宣布啟動退市,若美國10年期長債息真的突破3厘阻力,並向3.5厘甚至4厘進發,而仍說香港樓價會不受影響,那只可以說是自欺欺人而已。
其實,除了要留意美國啟動退市對長息的影響,也要留意內地央行近月屢屢停止逆回購,猶如變相收緊銀根,雖然人民銀行未有調高主要存貸利率,但內地拆息已多番大幅波動,已產生類同加息或挾息的效果。
內地停逆回購 效果如加息
同一道理,美聯儲不主動調高拆借息率,市場利率也可因聯儲局減少買債而上升,對經濟、股市和樓市的影響,實不可不防也。
踏入2014年,新的樓市形勢會是如何,到底是美國退市利淡,還是因歐美和中國經濟復蘇而利好?到底會是如今年蛇年,樓市在政府推出加碼辣招後如蛇冬眠一樣,交投繼續萎縮而繼續牛皮,還是如即將來臨的馬年,可以躍動起來?
《明報》將在本月14日(周二)舉辦「馬年樓市與風水」講座,分別請來香港大學建築博士論文得獎者、清華大學客席教授兼建築師蔣匡文博士主講「從流年看香港經濟與樓市」,以及由萊坊國際大中華研究及諮詢主管林浩文主講「中國與香港樓市周期分析」,有興趣讀者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mpfinance.com/mpjan14.htm
撰文﹕陸振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