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明報》會變暗報嗎?長青網文章

2014年0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1月10日 06:35
2014年01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系的同學都知道殘酷現實,想發達,千萬不要進傳媒行業。


一般打工仔服務的是老闆,是為企業盈利;傳媒工作者也要服務老闆,但首先要服務的卻是市民。也要為企業盈利,但更要監督社會,彰顯公義。


所以才會有這麼戇居的傳媒工作者,報道一些會得罪廣告客戶的新聞。


報紙既是一盤生意,但同時也是社會公器。再大的商業機構更換管理層,也不會有員工異議,因為員工只求準時出糧,懶理張三李四做老細。


但記者不能,撤換總編輯,不會影響記者照常支薪,但卻會影響編採方針。


當日港台空降AO做處長,港台員工站出來;今天《明報》換總編輯,《明報》員工也同樣站出來。


是他們吃飽飯無事做?還是他們感覺到周遭的高壓氣氛?如果不是調動充滿了可疑,例如劉進圖只接手兩年,何以突然撤換?而接任人選在新聞鬧得熱烘烘之際,仍然未肯公布;那四處流傳的關於《明報》管理層不滿意港視報道的篇幅,都是刺激員工神經的因素。


有人說員工不滿新的總編大可離職,但員工要保護的,並非個別人士的職位,而是香港的新聞戰線。一份報章不能代表整個香港新聞自由,但一份報章的淪陷,卻會令整條新聞自由防線出現缺口,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記者辭職能逃到哪裏?退無死所,當然要留下堅守新聞戰線。


如果我是《明報》的管理層,看見員工出來聯署抗議,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員工要求守護的不是自己飯碗,卻是新聞自由;念念不忘的不是私利,而是公義。


但同時,《明報》管理層也應反省,究竟整體社會大環境,以及《明報》內部的小氣候,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何員工會收到政治干預新聞自由的信息?

《明報》,真會變成暗報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