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水塘百臉 有圓拱有大碗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4年06月29日 22:35
2014年06月29日 22: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信唔信我調你去守水塘!」在電視或電影中常聽到這句對白,警員開罪了上司或工作未達標,會被調去守水塘,如果真的發生這回事,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欣賞大自然,聽來不錯。


香港第一個水塘自十九世紀中落成,全港現有二十七個水塘。


七十年代末相繼落成的郊野公園,包圍了絕大部分的水塘,在植林簇擁下,水塘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天然「湖泊」,與自然風光構成美麗風景。


水塘建築風格各異,大潭篤水塘石橋是圓拱形設計,萬宜水庫擁有猶如大碗的建築,究竟,是純粹外形上的設計,還是別有用途?

全港二十七個水塘中,共有十七個食水水塘,其餘為灌溉水塘及一個康樂用水塘。雖然自六十年代開始,香港的食水主要購自東江水,不過,現在十七個食水水塘仍作供水用途,其餘水塘依然有實際作用,沒一個荒廢。水塘總是被綠林包圍,因在七十年代,政府的植林政策主要為保護遍布全港水塘集水區,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廣植樹木。之前發展郊野公園的爭議時,有建議把水塘列入考慮,事實上,郊野公園保護水塘集水區,對維持香港供水多元性及穩定性有重要作用。早前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反對在郊野公園起屋,原因之一是此舉會破壞水塘引水區。


香港第一個水塘建於一八六三年,在過去百多年間,多個水塘相繼建成,建築風格突顯了年代或地形所限的特色,當中一些設計,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香港水塘之最

最早落成的水塘

薄扶林水塘(位於薄扶林郊野公園)

於一八六三年建成,是香港第一個水塘。當年港府為解決食水問題,曾懸賞尋求方案。十九世紀中期,全港有十二萬人口,大部分居住在當時的維多利亞城(中西區、灣仔一帶),依賴四口水井提供用水,島上其他居民要自行修建水管,引山澗山食用和耕田。一八五九年,政府為開拓水源而頭痛,遂懸賞一千英鎊尋求解決食水問題,當時任職英國皇家工程部工程監督的羅寧(S.B. Rawling)建議在薄扶林谷興建三千萬加侖的水塘。可是資金不足,設計經修改後,儲水量縮減至二百萬加侖,不足以應付當年香港每日用水量達五十萬加侖的需要。故於一八六六年進行水塘擴建工程,整體儲水量增至六千八百萬加侖。


最多歷史評級水塘

大潭水塘(位於大潭郊野公園內)

大潭水塘群有二十三項建築被評為一至三級歷史建築文物。大潭水塘群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大潭篤水塘組成。大潭上水塘於一八八三年開始建造,一八八九年落成,是香港第二個水塘。水壩用花崗石和混凝土建造,屬舊式英式建築,水壩外形是全港獨一無二的階梯式建築,共九層,有別於其他水塘堤壩的斜坡式設計。行車橋分隔上水塘和副水塘,兩個水塘獨立分開,但當水塘滿溢,水經過橋底流向副水塘時,兩個水塘便會連接起來。


全球海中首建水塘

船灣淡水湖(位於八仙嶺及船灣郊野公園內)

工程於一九六○年代展開,水塘容量增至二億三千萬立方米,為香港第二大的水塘。當年工程師把海灣用堤壩攔起,將海水抽出,然後注入淡水,做法史無前例。而船灣淡水湖郊遊徑,圍繞整個淡水湖而走,沿途湖光秀色,山巒起伏,風景優美,全長15.5公里,需時約六至七小時。


儲水量最多水塘

萬宜水庫(位於西貢東及西郊野公園內)

與船灣淡水湖一樣,於水中興建,工程於一九七一年開始,儲水容量達二億八千萬立方米。最大特色是東壩有巨大錨形石防波堤,東壩及破邊洲一帶有凝灰岩六角柱地質,現時那一帶成為欣賞岩石熱點。


萬宜水庫有個大湯碗?

是排洪設施,正式名稱為「鐘形虹吸溢洪道」,當水庫滿至一個高度,水便會排放。又如城門水塘及石壁水塘的圓形建築,同樣是排洪設施,保護主壩免被洪水破壞。


堤壩的弧形石墩有什麼用?

鶴藪郊遊徑設在鶴藪灌溉水塘旁,俯瞰水塘,景色如畫,下方的堤壩頂部與石橋之間(堤壩交界處),有弧形設計的石墩,主要是控制水流量。除了弧形,還有直切面形狀等設計,在流體力學上,可容納不同的過水量,不論是哪種設計,當水位升至該高度,水便漸漸流出。


大潭水塘石橋為何要圓拱形?

除了美觀,還有實際作用。大潭篤水塘於1883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成,後來因提供的食水不敷應用,遂展開大潭篤水壩工程,圖中石橋於1907年建成。因當年未有鋼材,石橋以石磚砌成,拱橋式設計,令石與石之間互相受壓,有助結構穩固,而且橋可以達到一定跨度(橋躉之間距離)。


堤壩附近的小屋有什麼用?

每個堤壩均設有水掣房,水塘儲水量受天雨影響,透過水掣房內的閘閥,可選擇取高位或低位的水。如大潭水壩石橋上,會經過一間小石屋,小石屋其實是一所水掣房,平日重門深鎖,裏頭有幾個可轉動的「塘環」,透過轉動「塘環」,來控制取水量。


水塘為何多鯿魚和大頭魚?

水塘跟天然水域一樣,含有多種類型的生物,如水藻、原生動物及魚類等,各水塘中大部分的魚類都是隨着河流及溪間等原水進入水塘,是屬於土生品種。現時水務署定期把鯿魚和大頭魚苗放入水塘,鯿魚是濾食性魚類,能隔濾十分細微的浮游植物,而大頭魚則為雜食魚類,以水中的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作為食糧,互相配合,協助保持水塘生態平衡。因鯿魚和大頭魚屬河魚並需要在春天和水流湍急的地方產卵繁殖,因此,水務署需要定期把魚苗放入水塘,以維持生態平衡。除以上魚類外,在水塘中常見的自然繁殖魚類還有金山鰂、林哥、白條等。如要在水塘釣魚,需向水務署申請,更只許在每用九月至翌年三月在水塘釣魚,因其他月份是魚類的繁殖季節。


為何部分水塘要分上下塘?

由於水向低流,水塘選址位於高處,方便水向下流至所需地方。上塘處位最高,如附近地形許可,會加建水庫,故有副塘及中塘出現。


水尺顯示水位為0水塘不夠水?

0是最高儲水位,若水位在0以下,代表水塘水量未滿。舊式的尺以英呎計算,較新的水塘會多加一把用公制計算的水尺。


(資料來源:水務署)

水塘學堂

水務設施一覽

記錄儀器房:放置測量和監測水流量設備的建築物

水掣房:興建在水壩上的建築物,置有控制出水率和水流量的閥門

導流壩:大型水壩上的溢洪道頂部

水壩:是一座橫跨峽谷或河谷的人工屏障,用以儲存食水。水壩大致可分為拱壩、扶壁式壩、土石壩和重力壩四大類


量水站:用作測量水塘的出水

抽水站:站內的水泵將水抽至瀘水廠

文 李佩雯

圖 胡景禧、資料圖片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