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常便飯﹕電陶爐煮煲仔飯長青網文章

2014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1月02日 21:35
2014年11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食慾口味隨着季節轉變,換上長袖衣物,也就開始想吃蛇羹、火鍋,當然少不了煲仔飯。


路過廟街,見煲仔飯店其門如市,但不會光顧,在街外吃,雖然飯焦比在家做的好,但餸菜總嫌不夠多,剩下大半鍋白飯撈豉油未免可憐,也不能貪心地要排骨又要潤腸蠟腸。


我住在山中,搬出炭爐燒飯也不為過,別是一番滋味,但明白一般家庭不能生火,就算是明火、電磁爐、電陶爐,也照煮可也。


食慾有時是被烹調過程勾起的,形式大於一切,如燒烤就有這種樂趣,親眼看着食材在手中烤熟,塗上蜜糖,與伙伴分着吃……煲仔飯也如此,雖然有人代勞,但天一冷,看見瓦煲放在火紅炭爐上燒,煙霧噴散,心頭已覺一暖,還加上香氣,十分期待打開煲蓋的一刻,這比起從廚房端出的一盤轉眼便冷掉的菜,着實吸引得多,但有多少食肆會由生米煮成飯,是一大疑問,因為改用熟飯,可以更快出菜!

瓦煲燒飯的挑戰

正如我們也習慣用飯煲煲飯,免生意外,把一鍋米煮壞。用飯煲好處多着,不用看顧爐火,米水分量容易掌握,不用理會時間,反正飯煲好了,就算不急着吃,也能保溫,沒有焦掉的憂慮。相反,用瓦煲燒飯則完全靠自己,但是絕對值得挑戰!瓦煲的飯米粒總是特別分明,更不用說那些香口飯焦了。用飯煲燜有味飯,飯總較濕潤,配料必須拌勻成混沌的整體味道,不夠煲仔飯明朗乾爽,白米吸收了蠟味的香氣之同時,配菜味道依然鮮明。


配菜隨心所欲

至於如何煲出靚飯?水米比例其實與飯煲煲飯一樣,重點是一開始必須大火,也要開着蓋仔細觀察變化,見米半熟,水分收了一半,才下配料,之後閂蓋,以小火烹調十五分鐘或以上,希望有較多飯焦的,可多煮一會。為了調味,也更易控制配料的生熟度,我一般都會先把配料炒至半熟,當然視乎它們是什麼。蠟味與煲仔飯的關係千絲萬縷,二者同時是於秋冬所製,互相提升獨特的季節味道,作為貪心的人,無論煮什麼配菜,都一定潤腸、蠟腸,雙腸齊下!至於其他內容,則隨各人喜歡,變化無窮:北菇滑雞、窩蛋肉餅、排骨、門鱔、榨菜肉片等,各適其適。


最喜歡做一窩料理了,煲仔飯亦如是,省工夫、美味又好玩。我曾經把昂貴鐵鑄鍋放在炭爐上燒,那經驗和過程讓我覺得就算燻黑了靚煲也完全值得!如果家中用的是電磁爐,可用鐵鑄鍋做煲仔飯,效果一樣好,可以放心,只要不沾明火,不會把它燻黑的;瓦煲自然是明火煮食的最佳之選,更配合土法風格,不過買了電陶爐之後,我也不用再生火或糟蹋其他靚煲,以成就出一鍋煲仔飯。


為了寫這期食譜,才做了入秋的第一鍋,嘗到久違的美味,心情大好,極力推薦給各個家庭,你不會後悔投資了一個瓦煲的!並且肯定會像我,時常浸定冬菇放冰格,時不時都心癮要來一鍋。


雞翼煲仔飯

■材料

雞翼8隻

雞翼醃料:豉油、粟粉、糖、麻油、料酒適量

冬菇3粒

蠟腸1條

米2人份(比平常預再多一點點,預留飯焦份量)

薑數片

潤腸1條

油適量

甜豉油:冰糖、水、豉油,比例 1: 2 : 1

■做法

1)薑切絲備用

2)雞翼斬半,下薑絲與醃料伴勻醃漬一會

3)冬菇浸軟後切片備用

4)米洗淨,煲底抹點油,再把米和水放瓦煲內,開蓋以大火燒滾約3至5分鐘

5)爆炒冬菇、雞翼至雞翼轉色

6)留意米粒狀態,水煮開後待一至兩分鐘,見飯面水分剩約一吋,米粒站穩了它們的位置,立即轉細火,把蠟味和雞翼鋪在飯面

7)嚴密地關好蓋,細火燜燒十五分鐘

8)同時製作甜豉油,把水、豉油、冰糖以小火烹煮,其間不停攪拌,達稠狀便成

9)飯和配料大概全熟了,把蠟味剪成小段,下豉油汁趁熱拌着吃!

提示

切記不要常常打開煲蓋,把米氣都趕跑了,把工夫好好交給瓦煲吧!只要從氣孔噴出的煙霧中,便可以了解內裏的情形,當看到大串煙霧有氣勢地竄出(而不是有氣無力地釋出一丁點),並且嗅到一到點飯焦的氣味,代表飯就好了。


文、圖:饒雙宜

編輯/ 翁昕歆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