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天(31日)地政總署將拍賣九龍塘義德道1號地皮。雖然可建樓面僅7.7萬方呎,但是毗連的地皮(3號、5號),早已放入勾地表,隨時可勾出拍賣,若買家日後也購入這兩幅毗連地皮,便有機會合併成可建樓面16.8萬方呎的大型地皮發展。由於地皮可塑性高,估計競投氣氛激烈。本報統計,預測最高的樓面地價,每呎約1.4萬元,或將打破今年6月何文田前山谷道邨二期地皮,以呎價1.28萬元創出的「九龍地王」紀錄。
市場料成交價可高出底價41%
將拍賣的地皮佔地2.58萬方呎,可建樓面面積7.75萬方呎。以6.59億元或每方呎8507元勾地,市場估計,成交價將介乎9.3億至11億元,即每方呎12,000至14,199元,較底價高出41%至67%(見表)。中原地產指出,目前同區的指標屋苑如畢架山一號及畢架山峰,二手均價為1.4萬及1.7萬元。
美聯物業假設1號地皮,以興建1500方呎單位計算,只能提供50伙。如此細規模項目,本應不是大發展商目標。然而,測量師指出,與拍賣地皮毗連的義德道3號、5號,已在勾地表內,隨時可以被勾出,兩幅地皮合併後可建樓面增加至16.8萬方呎,可建大型單位便增加至112伙,令大發展商興趣大增,勢令競投氣氛加劇。
天俊測量師行指出,上述兩幅地皮,早於06年已列入勾地表,賣地章程附件列明,在符合附帶條件及完成地契修訂下,兩地皮可合併發展,惟08年6月地政總署突然抽起附件,令兩地的合併效應消失。不過,地政總署在拍賣前,又突然將附件還原,令地皮回復原來的吸引力。
先奪1號地 有利取3及5號地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指出,若發展商對3號、5號有興趣,則應該先拿下1號地皮,事關1號地位於較前方,日後建築物高度會影響3號、5號。換言之,先拿下1號地皮,令日後取得3號、5號的機會大增,即使後者落入他人之手,與他人合作的機會亦很大,有機會「買一得二」。九龍塘土地供應甚少,對上一幅土地拍賣,已是2006年拍賣的廣播道一號,當時由信和以19.4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9,873元,比底價高出76.4%成交,創九龍塘地價新高。